牙本質發(fā)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DI)是一種人類遺傳性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導致人體中胚層發(fā)育不良,從而出現(xiàn)乳牙或恒牙牙本質發(fā)育不全的癥狀。DI是一種牙本質發(fā)育異常的疾病,發(fā)病率約1:8000。一些學者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將此類疾病進行分型。Ⅰ型DI又叫成骨不全癥;Ⅱ型DI無成骨不全癥狀,稱為遺傳性乳光牙本質;Ⅲ型DI被稱為“Brandywine型”。DI牙表現(xiàn)為似琥珀色,且切緣以及咬合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磨耗。X線片顯示DI牙根管部分或全部堵塞。組織學上,DI牙的釉質是正常的,但牙本質中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牙本質小管和大面積鈣化不全區(qū),與正常牙本質相比較,其牙本質小管的直徑較大但數(shù)量較少。所以,修復治療DI牙的關鍵在于盡量保留剩余的牙體組織,以預防病變牙本質發(fā)生齲壞和過度磨耗。
1,病例報告
患者,男,27歲,2013年9月因“牙齒顏色、外形不美觀”來華西口腔醫(yī)院修復科就診?;颊呖趦妊莱首攸S色,牙冠短小(圖1A~C)?;颊呱眢w其他部位未見明顯異常。家族史提示患者的母親和外公有相同癥狀。
臨床檢查:26、35、46缺失,余留牙磨耗較重,釉質部分或全部喪失,34—45均為平齊齦緣的殘根,16、27、36、37、47為Ⅱ度松動,全口牙無明顯疼痛,上下頜間距離適中(28、38牙有咬合關系)。全景片顯示口內全部牙的根管均完全堵塞,16、27、36、37、47根尖周有明顯暗影(圖1D)。
其中1顆無法保留的患牙拔出后經(jīng)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與正常牙比較,顯示患牙牙本質小管不規(guī)則鈣化且?guī)缀跬耆忾](圖2)。
診斷:遺傳性乳光牙本質。
治療方案:最理想的治療方案是種植義齒進行牙列重建。但由于患者經(jīng)濟原因,最終選擇烤瓷冠橋修復上頜牙,活動義齒修復下頜牙。
治療過程:拔除16、27、36、37、47,因為這些牙松動且有慢性炎癥,沒有保留價值。拔牙傷口愈合后,開始修復治療。首先確定患者頜間垂直距離,由于28、38有咬合接觸,且固有垂直距離適中,所以無需升高咬合。取診斷模型后上牙合架。12、13、21、22、23、24殘冠,均位于齦上,可以作為固定義齒的基牙。Shetty等曾報道此類牙未行根管治療情況下的樁冠修復,效果良好。
經(jīng)牙體牙髓科會診,12、13、21、22、23、24在不接受根管治療下擬行纖維樁-樹脂核-烤瓷冠修復,上頜缺失牙行常規(guī)固定橋修復。隨后在診斷模型上制作診斷蠟型,患者對診斷蠟型效果認可后行12、13、21、22、23、24的樁核制作以及11、14、15、17、25、28牙體預備(圖3A)。制取上頜模型(圖3B)后試戴暫時冠,患者滿意。后制取下頜模型,下頜擬行金屬支架活動義齒修復。待上下頜義齒制作完畢后(圖3C、D),試戴上頜烤瓷冠橋以及下頜活動義齒(圖3E、F),調整咬合,患者對美觀以及咀嚼功能滿意。隨訪半年,患者自述無異常,臨床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圖3G)。
2,討論
牙本質發(fā)育不全患牙的治療原則是保護剩余牙體組織和恢復咀嚼功能,同時還要考慮功能、美觀和頜間距離的協(xié)調。對于DI患牙的治療方案一般包括覆蓋義齒、普通活動義齒和固定義齒。如果患者牙槽骨條件許可,種植義齒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最終治療方案的制定要基于患者的自身因素,如年齡、剩余牙體組織的質量、根管情況和牙周情況等。
本報道中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就是DI牙是否需要根管治療。這個要基于DI牙的根管情況。在根管完全堵塞之前良好的根管治療是最可靠的治療方案??墒?,對于成年患者,其根管通常是完全閉鎖的,此時根管治療器械無法進入根管。在這種情況下,樁冠修復需在不進行根管治療的條件下進行,后期隨訪中若出現(xiàn)根尖周炎癥,則行根尖手術。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患者的頜間垂直距離,如果患牙過度磨耗導致了垂直距離的嚴重降低,在修復治療前應先升高咬合,恢復正常頜間高度。
本病例中,患者的28和38有咬合關系,垂直距離降低較少,頜間距離尚可滿足義齒修復空間,故筆者未調整咬合高度。牙本質發(fā)育不全患牙的修復需要多學科的合作,這對口腔醫(yī)生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早期的診斷、剩余牙體組織的保護、口腔美觀的恢復和咀嚼功能的提高在治療中尤為重要,口腔醫(yī)生應盡量使患者獲得美觀與功能的共同恢復,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來源:普潔學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