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年臨床治療男性不育癥的德國醫(yī)生發(fā)現,有50%的男性患者治療牙周病后,讓妻子成功懷孕。這恰好證明了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器官健康問題會相互影響,一個器官的病變也必將影響到其它器官。
目前,牙周疾病對心臟病、糖尿病、不育癥的影響已經有了定論:牙周病細菌及其毒素很容易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huán)到達身體的其它部位(比如睪丸),從而損傷精子,造成不育癥。
牙周病在中國發(fā)病率非常高,30歲以上成年人中大概有90%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時至今日,牙周病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全民口腔健康仍不容樂觀。
既然牙周病有這么厲害的技能,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相關情況。
牙周疾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致病因素
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齒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沖洗等去除。現已公認,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是沉積在牙面上的礦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據其沉積部位和性質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兩種。牙石對牙周組織的危害,主要是它構成了菌斑附著和細菌滋生的良好環(huán)境。牙石本身妨礙了口腔衛(wèi)生的維護,從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對牙齦組織形成刺激。
3、創(chuàng)傷性咬合,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fā)生損傷,稱為創(chuàng)傷性咬合。創(chuàng)傷性咬合包括咬合時的早接觸、牙合干擾、夜間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組織的炎癥。
臨床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是牙齦炎癥、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齒松動、移位、咀嚼無力,嚴重者牙齒可自行脫落或者導致牙齒的拔除。
1.可有疼痛、溢膿、口臭等并發(fā)癥狀。
2.局部的并發(fā)癥:牙周膿腫,牙齒松動等等。全身影響一般較小。有學者認為可能與某些風濕性疾病有一定關聯(lián)。
3.慢性炎癥,其反復發(fā)作、漸進性發(fā)展,臨床上主要以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為癥狀,漸而引起咬合創(chuàng)傷使牙齒移位,最后造成牙齒的缺失,剩余牙支持力差,造成修復治療困難。
治療
1、基礎治療
1.需要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如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
2.需要進行牙周手術治療并配合藥物治療。
2、修復治療
在牙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通過修復學的方法來改善患牙的松動、移位及咀嚼無力等癥狀。主要包括調牙合、正畸療法和牙周夾板固定等。
預防
1.關鍵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堅持正確刷牙,按摩牙齦,促進牙齦血液循環(huán),增強牙齦組織的抗病能力。注意鍛煉身體,增強機體免疫力。
2.除去局部刺激因素,清潔牙齒和刮除牙周的牙石、牙垢,矯正不良修復體及矯治食物嵌塞,基本可治愈。定期洗牙可有效防治牙周病哦!
3.補充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食品,可調節(jié)牙周組織的營養(yǎng),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復。
4.牙周病發(fā)病后應積極治療,初期療效尚好,晚期療效較差,可喪失牙齒。
也許您會說,我是丁克家庭,不怕不孕不育。
科學界驗證,牙周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會大大增加,而因為牙周病導致的“老掉牙”例子更是層出不窮。與牙齒至少25顆的人相比,牙齒數小于等于24顆(正常成年人應為32顆牙齒)的人,中風危險增加57%。牙周炎對心臟的損害甚至超過吸煙。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