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種植的適應證:
1、活動義齒固位不良
2、活動義齒不穩(wěn)定
3、戴活動義齒不適的患者
4、因心理因素而拒絕戴活動義齒者
5、因功能異常使活動義齒更難穩(wěn)定的患者
6、余留基牙的數(shù)目不足,位置欠佳
7、缺乏固位修復賴以固位的基牙
8、單顆牙修復,鄰牙健康
9、牙齒發(fā)育不良
10、要求保守性治療,拒絕磨改自己的健康牙齒做固定義齒的患者
二、口腔種植的禁忌證:
A.絕對禁忌證
1、明顯的精神失常
2、有心臟病變的風險
3、未控制的系統(tǒng)性疾病
4、酒精或藥物成癮性患者
5、患者的年齡(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年輕患者)
B.相對禁忌證
1、骨量不足或骨質疏松
2、頜間距離不足的患者
3、有風險的患者(放療患者、未經控制的牙周炎、吸煙、夜磨牙癥)
三、種植體所需的最小骨量
植入直徑為3.75mm,長度為10mm的骨內種植體在三維空間上所需的最小骨量
A.頰舌面:牙槽嵴寬度應大于種植體直徑2mm(使種植體兩側均有1mm的骨量)
B.冠根向:下頜牙槽嵴的高度至少應達12mm(比種植體長2mm),在下齒槽神經管的區(qū)域應留2mm的安全區(qū)。上頜牙槽嵴的高度至少需要10mm(種植體的長度),在上頜竇的下方無需預留安全區(qū)
C.近遠中向:對單顆種植體來說,近遠中向骨量的長度應大于7mm。在牙列缺損的種植區(qū)域可用下列公式來計算所需的種植體數(shù)目
種植體數(shù)量=近遠中距離--1mm/種植體直徑+3mm
四、小直徑種植體
在解剖上骨處于臨界狀況的部位植入標準直徑的種植體往往會使手術的并發(fā)癥及種植失敗的風險增加。在牙槽嵴較薄或近遠中徑小于7mm的情況下課考慮用小直徑(3----3.4mm)的種植體。在一些病例中使用小直徑的種植體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外科手術,同時也可避免采用一些增加近遠中修復或骨空間的措施,然而在使用小直徑種植體前必須嚴格評估所有的生物力學范疇內的風險因素。
A、小直徑種植體的適應證:
1、牙根之間的骨間距過小
2、薄牙槽嵴
3、修復體頸部狹窄
B、牙齒的形態(tài)與美學
種植體直徑的選擇對種植修復最終的美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臨床上很常見的牙齒發(fā)育不良的病例中,其現(xiàn)有的骨間距和近遠中向的修復間距都是很小的,因此,在使用小直徑的種植體進行種植前,可采用正畸治療將鄰牙的牙冠或牙根的間隙集中后再進行種植手術。
C、生物力學因素
與標準直徑的種植體相比,小直徑種植體的骨結合面積與抗折強度均有所減小,所以在選擇這類種植體之前必須合理評估咬合力的因素。
1、咬合力的控制:小直徑種植體與骨組織的結合面積及抗折強度均比標準種植體低,因此必須對咬合力的情況加以很好的控制
禁忌證:尖牙及磨牙區(qū)域的種植修復是小直徑種植體的禁忌證
來源于北京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