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口腔修復科醫(yī)生最頭疼的就是遇到全口牙槽嵴一馬平川的病人來進行鑲牙。牙槽骨的重度吸收導致承托區(qū)吸附面積減少,修復后如何盡可能提高全口義齒的固位和穩(wěn)定都是臨床中的重點和難點。
那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以下這些小tips你掌握了嗎?來考考自己吧。
精細印模
采用紅膏+藻酸鹽用二次印模法取模制作個別托盤,個別托盤用紅膏進行邊緣整塑后進行終印模的制取。邊緣封閉提高了基托與組織面密合和邊緣封閉作用,從而提高了全口義齒的固位力。
圖1 紅膏+藻酸鹽二次印模法取模制作個別托盤
圖2 個別托盤邊緣整塑后
圖3 終印模的制備
準確確定頜位關系,獲得良好咬合關系
確定頜位關系時,下頜用恒基托,使其可以耐受各方面壓力而不變形;同時適當減小垂直距離,一般息止 he 間隙 2~3 mm,對于低平牙槽嵴的情況,息止 he 間隙可增加到 5~8 mm。
由于上下頜骨吸收不均,不以平均分頜間距離來確定 he 平面,用解剖生理方法,適當降低 he 平面,使 he 平面更接近下頜牙槽嵴頂。(原則上:下頜 he 平面前部不低于口角 2 mm,后部不低于舌緣下 2 mm。)
圖4 下頜用恒基托確定頜位關系
合理選牙和排牙
一般根據(jù)牙槽嵴寬窄和高低來選擇后牙的牙尖高低和頰舌徑寬窄。非解剖式牙使全口義齒在正中 he 時,有較寬的自由度,適用于牙槽嵴條件差,頜骨關系為 II、III 類或不易閉合在穩(wěn)定正中 he位的情況。目的是減少側(cè)向力,使 he 力主要以垂直方向向牙槽嵴傳遞,減少側(cè)向力造成的義齒不穩(wěn)定。
圖5 非解剖式牙齒
平衡
全口義齒上下頜做正中咬合時,he 面應均勻廣泛接觸,前伸和側(cè)方 he 也應分別達到前伸 he 平衡和側(cè)方 he 平衡,才能有利于義齒的穩(wěn)定。
圖6 全口義齒的側(cè)方 he 平衡
理想的基托磨光面
理想的基托磨光面應呈凹面形態(tài),唇頰舌肌作用在基托上能對義齒形成挾持力,使義齒更加穩(wěn)定。
習慣性下頜前伸 he 的矯正
對于長期全口缺牙的患者,經(jīng)常有下頜前伸的習慣。為了獲得準確的水平位置關系,臨床上常規(guī)的方法包括:哥特式弓、肌監(jiān)控儀法、卷舌后舔法、吞咽咬合法等。每種方法各有千秋,無論選擇何種方法,操作前,應向患者解釋過程,讓其明確在整個過程中應如何配合,同時還要適當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操作過程中,選擇正確的手法引導;結(jié)束后,要反復多次確認,看是否重復在同一位置,同時在試排牙的過程中,也要進行再次確認。
全口義齒的修復是一個繁瑣而又精細的過程,臨床上醫(yī)生應規(guī)范操作步驟,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為給患者提供一副舒適、穩(wěn)定、有效的全口義齒而不斷努力。
來源:蘇暢 史克牙e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