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對于HR 來說是一個大挑戰(zhàn)。大部分人沒有接觸過創(chuàng)業(yè)初期團隊,自己沒有拿到過期權,現在進入創(chuàng)業(yè)團隊,要設置期權、核發(fā)期權,幫助老板把期權說清理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Lisa
不僅是HR,很多CEO 都不太理解。怎么在前期設置模板,在有模板的情況下,如何操盤每個關鍵崗位的比例分配,是否能在早期規(guī)劃出合理的稅費,將來如何退出等。HR 應該用怎樣的口徑、方式與員工溝通,把這個期權真正釋放到每一個想獲得期權、已經拿到期權或者對期權價值認識不深的個人身上。
前期需要HR、創(chuàng)始人、法務、財務配合一起設定。在創(chuàng)業(yè)團隊里可能法務、財務不具備這樣的職能,公司可以借助第三方機構的力量來實現。法律設定的更多是模板,模板上有不少核心選項,退出機制、當輪估值、每一個階段退出所對標的當期價格,等等。
律所負責企業(yè)確定選項后,生成模板。生成模板前,需要向企業(yè)闡明不同的選項帶來的影響。如果一旦設定授予期限是四年,而且首期獲得資格為48 個月,那么就意味著員工要在企業(yè)工作滿兩年,才會獲得第一期的回報,也就是有資格獲得已承諾的50%。有的團隊規(guī)定一年就可以獲得25%,然后增加一個月或者是一個季度,分別又有1/48 或1/16 的額度兌現。
目前長期的激勵有幾點變化:
第一,過去很多激勵僅限于高管,現在更多的公司已經覆蓋高管、中層和核心員工。一般會預留出一部分股權給核心員工,A 輪、B 輪時擴展到中層員工,比如核心研發(fā)人才。
第二,確定多元化的組合激勵方式,如期權、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權等不同方式。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種說法,歸結起來就是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兩種。其他說法是口頭上的一些約定俗成,我們在這里做個明確的區(qū)分:
1. 股票期權是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的一定期限內,以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購買股票的一種權利。這種方案重在長期激勵,使得員工不過于短視。期權方案的激勵成本比較低,購買時有非常低的價格,這個價格的計算標準會參照現在公司的估值,一般在最新一輪融資的價格基礎上打折。真正行權時,股票就成了有更大價值的股份。
2. 限制性股票。員工獲得股份,但是股份匹配了相應的限制條件。在條件不滿足的情況下(比如違約),股票會被收回。股權激勵也有限制性股份,但是限制性股份一般授予創(chuàng)業(yè)骨干和合伙人,一般不會發(fā)給普通員工。 普通員工的流動性強,如果發(fā)生離職情況,企業(yè)想要收回股份,法律層面比較困難。站在公司的角度,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對象經常是那些穩(wěn)定性較強的員工。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對象如果滿足條件,可以繼續(xù)持有并變成真正的股東,一旦不滿足條件,就立刻觸發(fā)贖回條款,無償贖回。
3. 股票增值權和股票。這是一種現金激勵方式,公司給員工現金獎勵,與股票增值關聯(lián)。比如,公司發(fā)放100 萬股股票增值權,意味著兩年后,這個股票增值部分對應的錢將以現金形式返給員工,這些員工不是股東,不享受股票的任何利益。
4. 突破性激勵。一些企業(yè)拓展新業(yè)務需要啟用一種合伙人計劃,共同分享利潤,或者獲得跟投機會,享受分紅。
第三,激勵階段化,通過設立時間節(jié)點以及對應任務,進行多次分成。
第四,個性化和差異化。以結果數據為導向(比如用戶增長、留存、轉化等),根據績效不同,讓優(yōu)秀的人獲得更多??梢允莻€人,也可以是小組、小團隊等方式,并可以實現對應的獎勵額度逐級增加。想要達成理想的激勵效果,需要慎重考慮如下幾個問題:
對象:是否全部覆蓋?
額度:兼顧公司的成長空間和個人業(yè)績。
頻率:持續(xù)周期和發(fā)放頻次。
退出:當員工離開公司時如何退出。
這些機制設定直接影響被授予期權的個體在每一個階段獲得的利益回報。所以創(chuàng)始人要清楚初衷是什么,如果希望員工前兩年與企業(yè)綁定得更緊密,那么可以獲得資格的時間就較長。如果預判團隊會飛速發(fā)展,一年就夠,在這期間可能有些人自然會被淘汰,那么剩余的額度可以回流到期權池,用來招募更好的員工。
另外,為什么要關注財稅?其實今后退出,還有未來海外架構,或者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需要有長遠的財稅方面的設計。因為真到那一天,往往很多企業(yè)才突然發(fā)現要上無數的稅。
對于HR 來說,定位就會更靈活,更重要。有了法律模板、授予比例后,下一步怎么做?
深入一線與員工面談。這個工作比較艱巨,期權授予要么不是全員,要么就是全員,每個人的比例、貢獻度都不同,此前進入創(chuàng)業(yè)團隊時,每個人對自己、對未來綁定利益的期許不一樣。因此,需要針對二十個個體解釋二十個模板。
企業(yè)真正授予員工的期權比例、數額,以及未來個人發(fā)展方向,目的就是激勵。既然通過綁定長期利益去完成事業(yè),一定要能夠達到激勵作用,如果達不到激勵作用,就會適得其反。既然是一個激勵手段、工具,就一定要讓那些擁有的人認為是一種榮耀,這樣才愿意跟企業(yè)綁定。暫時沒有機會的員工,會因為看到別人擁有,自發(fā)努力爭取機會。這才能達到目的。如果不是全員擁有,HR 也要讓全員都知道,能不能獲得這份激勵,要看貢獻。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財務、法務、HR 都要分別承擔各自的職能,在法律層面提前規(guī)避風險,在稅務層面制定相應合理的稅務制度。
來源:中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