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小結
13歲女性患者,I類咬合關系,輕度骨性II類均面型,上牙弓中度擁擠伴UL2腭側錯位、UL2反(圖3.1)。
治療計劃
● 枕部口外弓后方牽引加強后牙支抗。
● 直絲弓矯治技術排齊整平上下牙列。
● 治療結束后,長期保持。
治療過程
患者頭帽配合度低,因此決定拔除上頜雙側第二前磨牙為排齊牙列提供間隙(圖3.2)。
如果不佩戴頭帽的話,這個病例還有什么方法可以選擇?
該病例最初治療目標是通過遠中移動上頜磨牙以達到切牙的中性關系。
磨牙的遠中移動可以提供間隙,有利于上頜牙列的排齊。筆者考慮過使用活動矯治器(如擺式矯治器,F(xiàn)orsus矯治器,Jasper jumper矯治器)糾正II類磨牙關系。但是,在進行間隙分析和明確支抗要求后,筆者選擇拔除上頜第二前磨牙的方案。
該病例使用了自鎖托槽。什么是自鎖托槽,其優(yōu)點又是什么?
自鎖托槽是利用自身的彈簧夾或滑動鎖片代替結扎絲將弓絲鎖入槽溝的直絲弓托槽。體外實驗證明,自鎖托槽可以極大地減少弓絲滑動阻力,因而普遍認為自鎖托槽能夠加速牙移動從而縮短正畸療程。但是,該特性并未得到臨床試驗的證實。自鎖托槽另一值得一提的優(yōu)點是能夠減少醫(yī)生的椅旁時間。
圖3.2中治療措施的說明
拔除上頜雙側第二前磨牙后,粘結上頜托槽,使用0.013英寸鎳鈦圓絲,配合UL1、UL3間的鎳鈦推簧,為UL2的納入提供間隙。同時,以上頜第一磨牙為支抗,采用彈性鏈狀結扎圈拉尖牙向遠中移動。UL2通過結扎絲懸吊至弓絲上,以促進其唇向移動。由于可能導致的牙弓變形,牙齒傾斜移動以及難以預估的反作用力,我們通常并不推薦在鎳鈦圓絲上使用主動力。但是,有研究指出自鎖托槽穩(wěn)定的鎖結效果可以有效地規(guī)避上述風險。
圖3.2(第三幅圖)中所示的箭頭是什么?
這是在弓絲上放置的小型金屬停止扣,用以阻止治療初期出現(xiàn)的弓絲滑脫。否則,由于自鎖托槽與弓絲間的滑動摩擦力過小,弓絲可能由一側滑脫,甚至刺入磨牙后墊造成損傷。
為什么在上頜第一磨牙面放置玻璃離子墊高材料?
這項措施能夠使上下頜脫離咬合接觸,從而有利于糾正UL2鎖。也可以使用活動矯治器或固定的咬合打開裝置達到此目的。
治療結束時尖牙及磨牙的咬合關系是什么(圖3.3)?
最終的尖牙關系為I類;但是由于僅拔除了上頜第二前磨牙,磨牙的咬合關系最終為標準安氏II類遠中關系。
來源于口腔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