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篇正畸輔助種植治療的文章,簡單介紹了種植間隙不足,正畸如何配合治療。幾天來,好評如潮,很高興能和各位老師如此便捷的討論。今天接著寫一篇續(xù)集,如果缺牙的同時,又伴有牙齒排列的問題,該如何設計方案。
首先來看這樣一個病例:
這樣的情況看起來很復雜,缺2個牙,三類關系,擁擠,又偏又反。如何處理?
為了找到治療的目標,我先設計左側的咬合,因為這一側并未有大的缺牙間隙。26的缺失關閉間隙還是相對容易,不再贅述。
首先我的想法是找到最不需要移動的牙齒,最穩(wěn)定的牙齒。發(fā)現(xiàn)尖牙的前后向關系還不錯,只是下頜還需要內收,而左側上5已經咬在下6的窩里,這樣的咬合關系已經很穩(wěn)定,左側拔掉一顆下牙就足以解決下牙的擁擠和咬合的問題。
然后來看看右側。
也同樣,尖牙很穩(wěn)定。
只是偏合,為了糾正,47的支抗不免喪失,最終會做成一個這樣的關系。
這時,順理成章的種一個小一點的46,同樣是尖窩相對,同樣的穩(wěn)定。
有了一個目標后,矯正就很簡單了,拔掉一顆牙,7個月順利讓牙齒移動到我們想要的位置:
雖然這個時候正畸并沒有結束,但對于種植來說,間隙和排列,已經足夠了,畢竟種植周期也要4個月,后面的治療就是繼續(xù)關閉間隙,調整咬合,同時等著那顆種植牙生根發(fā)芽。來看看最終的樣子:
一年后復查,沒有任何問題。
只拔了一顆小牙,解決了大問題。
這次只有一個病例,但我想通過這個病例表達的大家應該都已明白:在治療之前我們應該對治療有個預期和共識,原來每次聯(lián)合治療前我都會為種植醫(yī)生畫一組圖,來表達我認為的咬合和牙齒移動,然后大家溝通,達成一致?,F(xiàn)在,有了keynote,我們可以在電腦上做出最終咬合效果,甚至用動畫來一步步的模擬移動,然后有了目標,我們就很容易在最適當?shù)臅r候開始種植,最高效的完成治療。
來源:原創(chuàng) 王敏 史克牙e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