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體周圍的角化黏膜對于種植體的長期健康極為重要。種植體周圍如果全為可動黏膜,則唇、頰、舌的運動會牽拉黏膜或系帶,這會加重口腔微生物對齦溝的侵襲,并使局部難以保持清潔,軟組織容易發(fā)炎,出現(xiàn)種植體周圍疾病。有角化黏膜存在,種植體頸緣的生物學封閉才能得以維持,因此,如果種植體周圍缺乏角化黏膜,就必須設法進行角化黏膜移植。到目前為止,從腭部獲取角化黏膜進行移植依然是增加角化黏膜的主流方式。一般來講,游離的角化黏膜越薄,就越容易成活,但有時也會被完全吸收掉。這就是為什么一些學者建議所移植的角化黏膜要盡量大點厚點。但這又會增加縫合難度,即如何縫合組織塊使其緊密貼附在受植區(qū)。
1、受植區(qū)的預備
受植區(qū)從嵴頂開始進行半厚瓣的分離(如同前庭溝加深技術),注意保持骨膜的完整性。將分離的軟組織瓣縫合固定在前庭溝部位。
2、角化黏膜的獲取
依據(jù)所需要組織的大小在腭側進行定點,用圓刀沿所取組織周圍做切口,切口深度約1--1.5mm,無需抵達骨面。然后從一端慢慢銳性剝離角化黏膜組織,注意所獲取的組織要盡量均勻,鹽水紗布包裹備用。也有一些特殊的工具可以用來獲取軟組織。
3、移植的角化黏膜在受植區(qū)固定
軟組織移植成功的關鍵是如何快速建立移植組織的血供。這其中涉及受植區(qū)要有足夠的血管暴露面與移植組織接觸。同時需結合多縫合方法固定移植的軟組織
在臨床還采用一種創(chuàng)新的潛入式角化黏膜移植,該技術是將獲取的角化黏膜置于受植區(qū)黏膜下,然后嚴密縫合,縫合的上皮層可以幫助固定移植的組織,并且上皮瓣可以促進局部移植組織的血管化。但由于包裹移植組織的上皮瓣在后期的改建中常常不能完全消失,因此這種手術方式常常在愈合后期需要對局部尚未完全退縮的上皮瓣進行少許修整。
盡管軟組織手術是關系到種植治療成敗的關鍵之一,目前已有愈來愈多的軟組織外科處理方法應用于臨床,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shù)軟組織手術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jù)支持,其遠期療效依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并且,軟組織手術屬于種植治療中難度較大的治療內容,開展該類手術需要足夠的牙周基礎和高超的牙槽外科技能。因此,需要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并經過充分的準備方可進行此項治療。
來源于北京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