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修復科 姜婷教授:
1.首先檢查上下頜蠟基托是否能完全和組織貼合。
通常上頜基托應該有充分固位力,以保證在做頜位引導和記錄時不變位。如果上頜不能固位,則說明印模的準確性或延展程度有問題或者蠟記錄基托的制作有誤。如果牙槽嵴條件太差而基托缺乏固位力,可在頜位關系記錄過程中,在蠟基托組織面調拌襯墊一薄層海藻酸鹽印模材來幫助固位。
2. 頜位關系記錄從調整上頜蠟堤的牙合平面開始。
借助頜平面板調整前牙區(qū)和瞳孔連線平行;調整中切牙位置,切緣長度在息止狀態(tài)下大約在唇下2 mm,微笑時暴露蠟堤的1/2,大笑時2/3,不暴露蠟基托。調整后牙區(qū)和鼻翼耳屏面平行,雙側等高。下頜蠟堤和舌背等高,后方和磨牙后墊的1/2等高。
▲借助頜平面板調整前牙區(qū)和瞳孔連線平行
3. 調整上頜唇頰側蠟堤豐滿度。
蠟堤制作時,唇頰側和前庭溝同齊,所以一般情況下豐滿度無需調整。但如果在口內顯示為過突或欠豐滿,則應在患者的視覺反饋下加蠟或減蠟來給予調整。
4. 確認咬合垂直距離。
如果有舊義齒,可以用其作為參考。如果沒有,則按照面部三等分規(guī)律和息止頜位時的垂直距離減去2 mm的規(guī)律初步確定咬合垂直距離,調整蠟堤高度以達到這一距離。然后觀察患者是否能無困難地自然閉合口唇,閉合后面部側相是否呈現(xiàn)直面型,觀察頦唇溝和鼻唇溝是否伸展,口周皺紋是否變淺。再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是否有閉口緊張、是否有顳部和顳下頜關節(jié)的過度緊張感,如有則說明垂直距離過高。也可用指腹輕觸兩側顳肌和咬肌,讓患者反復輕咬牙后放松,感受肌的緊張度。如果垂直距離恰當,應該可以明確地感受到肌緊張和松弛。
5. 確認正中關系,這是決定義齒成敗的關鍵。
將上下頜咬合記錄基托和蠟堤戴入口內,讓患者坐正,稍事適應其高度和豐滿度。然后應用以下方法之一讓患者閉合到上下蠟堤均勻穩(wěn)定接觸:卷舌到上顎后緣的同時做吞咽口水動作并閉合下頜;醫(yī)師用PE Dawson的雙手引導法在平臥位引導患者無阻力閉合;在采用發(fā)音法(讓患者發(fā)中文“n”音的同時閉口咬合)、吞咽口水的同時輕叩齒閉口等。
在確定正中關系位后,需要讓患者做輕叩齒動作,以驗證此位是否可以高度重復和穩(wěn)定。如果頜位不穩(wěn)定,需要應用歌德氏弓描記裝置進行頜位關系記錄(如下圖)。
▲將歌德氏弓的描記板和描記針分別固定于上下頜的咬合記錄基托上,戴入口內,擰動描記針螺紋調節(jié)高度,確定咬合垂直距離。
▲讓患者分別做前后和側向運動,使描記針尖在描記板上畫出箭頭狀軌跡,針頭對準箭頭的尖端,將咬合記錄硅橡膠注入上下記錄基托中間,固定上下頜。
▲取出上下頜基托,保證無變位發(fā)生,借助于此將下頜模型對合于上頜模型后固定于牙合架上。
6. 上下蠟堤唇側劃線。
確認閉合位置穩(wěn)定后,劃出上下蠟堤唇側中線、口角線、大笑線。
7. 固定上下頜蠟堤。
有幾種固定方法,常用方法是在上頜蠟堤的后牙區(qū)刻出2 mm深、不平行的兩道“V”字溝,在下頜蠟堤后牙區(qū)去除2 mm高度的蠟,放上軟蠟片,在正中位置閉口固定至上下蠟堤間無間隙。也可以用硅橡膠咬合記錄材料固定或用燙熱的訂書釘固定。
在排牙完成、試蠟義齒時,應該將軟蠟片放在上頜牙列咬合面,在習慣性閉口位再次咬牙到預定垂直距離,重上牙合架。
來源于今日口腔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