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珠是附著在牙骨質表面的釉質小塊,是牙齒發(fā)育時小團錯位的成釉細胞或者上皮根鞘某處異常分化,再度出現(xiàn)成釉功能而形成的釉質,常見為磨牙根分歧處或近頸部牙骨質上單個的栗粒大小球形或小舌狀的釉珠,而筆者遇見1例單牙多個釉珠者,較罕見,報告如下。
1病例報告
患者,女,50歲。因右上后牙區(qū)易食物嵌塞,反復腫痛而來院就診。
檢查:8頰向萌出,無明顯松動,與7形成臺階,8缺失。8遠中、近中均有牙周袋形成,探診深度4cm,近遠中牙頸部均探及一硬結,為牙齦覆蓋。局麻下完整拔除到后見其共有3根,牙頸部近遠中各有1個白堊色圓形小球,質硬,邊界清楚(圖1-3)。
診斷:8多發(fā)釉珠。
治療:本例中由于8與7間易食物嵌塞,致后牙區(qū)反復腫痛,8缺失,無對頜牙,故8無保留意義,予以拔除。
2討論
釉珠通常由基本正常的釉質組成,少數(shù)情況下中央含有牙本質。釉珠下方有時可見多個小孔,成為牙髓和牙周組織的交通道。
一般說來釉珠和釉質突起會影響牙齦和牙體之間的良好附著關系,引起牙周疾病,且診治時還妨礙齦下刮治。釉珠下方的小孔可成為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的感染途徑。臨床上可磨除釉珠,必要時斷面局部備洞填充。
(吳麗新疆獨山子石化醫(y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