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敏璐 南方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廣東省口腔醫(yī)院)牙體牙髓科
一般信息:患者,女,16歲
主訴:右下后牙自發(fā)痛伴牙齦腫痛1月余
現(xiàn)病史:右下后牙自發(fā)痛伴牙齦腫痛1月余,有咬合痛,無明顯冷熱刺激痛、夜間痛及放散痛病史。
既往史:否認系統(tǒng)病史,無藥物過敏史。
檢查:46牙合面牙色充填物,叩+,松I度,探及頰舌側根分叉處牙周袋深及根尖區(qū),頰側牙齦略腫脹。
圖1 初診X片示根尖周及根分叉大范圍低密度影像
診斷:46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牙髓源性)
治療計劃:根管治療術
圖2 根管治療術后即刻X線片
圖3 根管治療術后4個月
圖4 根管治療術后17個月:根分叉和根尖低密度影基本消失
圖5 根管治療術后17個月復查口內照:46遠中邊緣嵴少許折裂
圖6 嵌體預備后
圖7 嵌體粘接后
圖8 嵌體修復后3個月復查
圖9 根管治療術后20個月(嵌體修復后3個月)復查
討論
1.牙周組織與牙髓組織之間存在廣泛的交通,如:副根管、側枝根管、根尖孔等,使得牙髓疾病和牙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相互影響(圖10,來源COHEN’S Pathways of the Pulp Chapter 25)。牙髓組織來源引起牙周組織的損傷往往包括了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的損失,有時也可以引起牙本質的吸收。
2.本病例為牙髓組織來源引起齦緣、根分叉至根尖周區(qū)域貫通性的牙周組織損傷,在本病例的治療中,主要針對牙髓疾患行根管治療,牙周治療僅在初次治療時行牙周的簡單處理,結果表明:完善的根管治療即獲得了良好的牙髓炎癥控制與牙周組織的愈合。
3.治療體會:對于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的患牙,病因的判斷對預后至關重要。本病例46齲源性的牙髓感染為首發(fā)因素,牙周組織破壞為繼發(fā)損害(圖10 左:Primary Endodontic Lesions with Secondary Periodontal Involvement),有學者稱之為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預后相對較好;牙周感染繼發(fā)牙髓病變(圖10 中:Primary Periodontal Lesions with Secondary Endodontic Involvement)則稱為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和真性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圖10 右:True Combined Lesions )預后相對差一些。此外,患者的年齡也會對預后產生較大的影響,年齡越輕,其組織修復與愈合能力越強。
圖10 牙周組織與牙髓組織之間存在廣泛的交通
(左:原發(fā)性牙髓來源感染;中:原發(fā)性牙周來源感染;右:真正的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
來源:梁敏璐 省口牙體牙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