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的妻子斷了一根股骨,請醫(yī)生為他妻子做手術。醫(yī)生用一根鏍絲釘將病人的骨頭接好了,收了富翁5000美元。富翁不高興,雖然費用不是問題,但仍然覺得不公平。他寫了一封信給醫(yī)生,要求列出手術收費的明細。
那么一般醫(yī)療的價格是怎么煉成的呢? 醫(yī)療價格=(醫(yī)生水平+設備成本+耗材成本+服務成本)×H。 H值為溢價指數,理論值為:1,即為不忽悠不溢價,1~5之間為正常值,超過10差不多得算詐騙。小于1,例如:0.8、0.7、0.6,即為合理的手術折扣。 醫(yī)療從來不是材料生意,而是知識產值。除了可見的設備投入與耗材成本,還有醫(yī)生的經驗、膽識、技巧、風險、勞動、腦力、服務 牙醫(yī)們掙錢靠的雖然是技術,但最后靠的其實還是時間。他們一旦工作,這個時間段里就只能服務這一個客人。通過不斷的觀察研究溝通思考,最后實操來解決客戶的牙齒問題。 如何在單位時間內做出更多的治療和最佳的方案是他們一直不斷所追求的。于是他們還得利用更多的私人時間,自費去參加各種學習培訓,不停的思考,不斷的累積經驗,甚至無數個深夜修改方案,只為給客人最佳的治療。 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術,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治療效果質量,最終實現(xiàn)單位時間的價值的最大化。這價值是通過漫長歲月的艱辛學習、思索、實踐無形之中累積而來的,這些無法用具體數額來衡量的成本,這些無法短時間快速形成的價值,使得矯正牙醫(yī)就值這個價! 二、看不見的牙醫(yī)風 矯正牙醫(yī)的工作談不上救死扶傷,無法讓人起死回生,既然不涉及人命關天,自然很少各種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風險。那瞎BB啥,說好的人艱不拆呢?莫急,且聽我細細為你道來: 所以牙醫(yī)們總是調侃道:“在口腔科工作,回去一定要換換衣服,洗個澡,最好化驗個血。” 2、眼睛 牙醫(yī)經常使用的高速機頭,可以導致各種破碎的牙釉質、牙結石甚至車針以50英里/小時的速度被拋射出去。對于脆弱的眼睛來說,這些相當于一顆顆子彈,造成的損害極大! 此外,粘托槽經常要用到藍光來固化復合樹脂,而經常接觸短波長的光可能造成視網膜光化學損傷。 每天牙醫(yī)平均接診6位至7位患者,檢查、診斷、粘托槽……初診的復診的,越到假期越是一個接一個,牙醫(yī)們通常屁股不離座椅,身體前傾,頭部微微低下,雙手不停地操作,偶爾在患者起身漱口時,才能稍稍轉轉脖子。 長年累月,牙醫(yī)幾乎人人都有職業(yè)病,頸椎、腰椎、腕關節(jié)、手關節(jié)都有毛病。經常一上午下來,腰和脖子都是僵的,手指也不聽使喚,連拿水杯的力氣都沒有了。 so,洋洋灑灑說了這么多,不是想讓大家了解托槽是怎么煉成的,而是想讓矯正牙醫(yī)外的人知道矯正不是你YY的那么多暴利,牙醫(yī)也不是你BB的那么多內幕。也許牙醫(yī)在一天的高強度工作后,仍打起精神囑咐你術后事宜,請少一點套路,多一點諒解,不要苛責他的臉上笑容不夠熱情。 總有患者,既想擁有最好的服務,又想追求無限的低價,最后以至于“醫(yī)生水平、耗材成本、設備成本”這三個因素只能降價,受損的到底會是誰呢? 本文轉自南寧柏樂牙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