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室引發(fā)牙周病的始動因子。牙周病在世界范圍內有較高的患病率,是人類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及時清除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室預防牙周病最有效方法。由于牙周病的病程緩慢,早期癥狀不明顯,常常容易被患者忽視而不及時就診,使病情逐漸加重,最終導致牙齒缺損。
一、患者對牙周病的初步認識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感染性疾病,且病程緩慢,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多數(shù)患者容易忽視且不重視,而導致患者來不及及時就診。
牙周病與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的相關性,牙周病是由多種微生物引起牙周支持組織破壞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感染時微生物可通過由于拔牙、刷牙、咀嚼等牙齦出血的部位進入血液循環(huán)引起許多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的感染,成為潛在的危險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用}粥樣硬化、心肌梗死、腦中風等)、糖尿病、早產(chǎn)及低體重新生兒、呼吸道感染、胃病、腎病、骨質疏松、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
二、 牙周病的治療
1.刷牙:菌斑微生物是引發(fā)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清除菌斑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刷牙。使用設計合理的牙刷并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能有效的清除牙菌斑,刷牙次數(shù)不應過分強調,如果刷牙方法正確,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2~3分鐘即可,晚上睡前刷牙尤為重要,尤其要方法正確,刷得徹底。目前較有效的方法是bass法(水平顫動法)、roll法(旋轉刷牙法)、bass和roll的結合法。各種刷牙方法之間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區(qū)別,關鍵是針對個人的情況,采用合理的牙刷,仔細地將各個面和部位盡量刷到。牙刷應該選擇刷毛的毛端加工磨圓或變細,以減少在口腔內轉動,且能清潔各個部分的牙面。
2.潔治術:是牙周病治療的第一步,也是牙周維護治療階段的重要手段。同事定期潔治,清除自我口腔維護中未清干凈的菌斑、牙石、是維護牙周健康、預防牙周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也是維護牙周健康、預防牙周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也是修復、正畸、口腔內手術及放療等其他口腔治療前的必要內容之一。一般建議每人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牙周病患者建議每半年至一年到牙周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并根據(jù)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情況進行定期的潔治術。
3.輔助刷牙方法:一般的方法刷牙后,在牙齒的鄰面常留菌斑,需要用其他的方法來補充,以清除鄰面的菌斑,這些方法包括使用牙線、牙簽、牙間隙刷等。
牙線對清除鄰面菌斑很有效,尤其對牙周乳頭無明顯退縮的牙間隙最為使用,方法如下:1)將牙線輕輕從面通過兩牙之間的接觸點,如接觸點較緊不易通過時,可作頰、舌拉鋸式動作,即可通過;2)將牙線緊貼一側牙面的頸部,并呈c形包繞牙面,使牙線與牙面接觸面積較大;3)牙線緊貼牙面并進入齦緣以下,由齦溝向切(合)力向移動,以刮除牙面上的菌斑,每個鄰面重復3~4次;4)隨機將牙線包繞該牙間隙中的另一側牙面,重復2)3)4)。依次逐個將全口牙齒的鄰面菌斑徹底清除,包括最后一個磨牙的遠中面。每清潔完一個區(qū)域的菌斑后,以清水漱口,以漱凈被刮下的菌斑。
牙簽可用來清潔鄰面菌斑和根分叉區(qū),尤其是在牙周治療后牙間乳頭退縮或牙間隙增大的情況下。應選用硬質木制或塑料的光滑無毛刺牙簽,將鄰間隙兩側的牙(根)面上的菌斑刮凈。注意勿損傷牙齦,勿強行進入牙間乳頭完好處。對于無牙齦乳頭退縮這,不宜使用牙簽。
牙間隙是牙乳頭退縮導致鄰面有間隙,牙齒鄰面外形不規(guī)則或根面為凹面時,清除根面菌斑的最佳方法;還是用于根分叉處的菌斑清除。選用直徑適宜的牙間隙刷,將牙間隙刷刷頭順牙間乳頭方向伸入到牙間隙處或根分叉區(qū),做頰舌向移動,刷出菌斑。一般在每晚睡前刷牙后使用牙間隙數(shù)即可。
4.牙周系統(tǒng)治療:牙周炎患者需要進行牙周系統(tǒng)治療,齦上潔治術是牙周炎治療的最初階段,后期的治療必須由專業(yè)的牙周醫(yī)生來完成牙周系統(tǒng)治療。舒適而專業(yè)的瑞士口腔潔治,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牙周健康。
轉:口腔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