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詞解釋
1.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指發(fā)生于牙周支持組織的各種疾病。包括牙齦病
gingival diseases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牙齦病是指只發(fā)生在牙齦組織的疾病,而牙周炎則累及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的炎癥性、破壞性疾病。
2. 生物學寬度biological width——指齦溝底到牙槽嵴頂之間約2mm的恒定距離。它
包括結(jié)合上皮(0.97mm)及結(jié)合上皮根方和牙槽嵴頂之間的纖維結(jié)締組織(1.07mm)。
3. 點彩stippling——40%成人的附著齦表面有橘皮樣的點狀凹陷,稱為點彩。點彩是
功能強化或功能適應(yīng)性改變的表現(xiàn),它是健康牙齦的特征。牙齦有炎癥時,點彩減少或消失。
4. 齦谷 gingival col: 每個牙的頰舌側(cè)乳頭在鄰面的接觸區(qū)下方匯合處略凹下,稱齦
谷。中央凹陷呈鞍狀,被復(fù)無角化、無釘突,對局部刺激抵抗力低,牙周病易始發(fā) 5. 膜齦聯(lián)合:附著齦的根方為牙槽黏膜,兩者之間有明顯的界限,稱~
6. 上皮性附著:結(jié)合上皮靠基底板和半橋粒與牙面相附著,封閉了與外界環(huán)境的交
通。這種有機的附著結(jié)構(gòu)亦稱為上皮性附著
7. 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是口腔中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的細菌性斑塊,
是由基質(zhì)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間或修復(fù)體表面的軟而未礦化的細菌性群體,它們構(gòu)成較多相互有序生長的建筑式樣生態(tài)群體,是口腔細菌生存、代謝和致病的基礎(chǔ)。
8. 出血指數(shù)BI——用鈍頭探針輕探入齦溝或袋底,取出探針30秒后,觀察有無出血
及出血程度。它比GI精細,更為客觀,適用于牙齦炎癥較重的人群觀察治療前后效果的臨床研究。0=正常牙齦;1=牙齦顏色有炎癥性改變,探診不出血;2=探診后有點狀出血;3=探診出血沿牙齦緣擴散;4=出血流滿并溢出齦溝;5=自動出血。 9. 探診出血BOP——為牙齦有無炎癥的客觀指標。BOP陽性位點比例高時,其附著喪
失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操作時有兩種方法,一是用鈍頭牙周探針的尖端置于齦緣下1mm或更少,輕輕沿齦緣滑動觀察片刻有無出血;另一種方法是輕輕探到袋底或齦溝底,取出探針后觀察10-15秒看有無出血。
10. 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是口腔中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的細菌性斑
塊,是由基質(zhì)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間或修復(fù)體表面的軟而未礦化的細菌性群體,它們構(gòu)成較多相互有序生長的建筑式樣生態(tài)群體,是口腔細菌生存、代謝和致病的基礎(chǔ)。
11. 牙周致病菌periodontal pathogen:在各型牙周病的病損區(qū),??煞蛛x出一種或
幾種優(yōu)勢菌,它們具有顯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過多種機制干擾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發(fā)牙周破壞的潛能,稱之為牙周致病菌。證據(jù)充分的致病菌:伴放線聚集桿菌Aa、牙齦卟啉單胞菌Pg、福賽坦氏菌Tf
12. he創(chuàng)傷trauma from occlusion:不正常的合接觸關(guān)系或過大的合力,造成咀嚼
系統(tǒng)各部位的病理性損害或適應(yīng)性變化稱為~原發(fā)性合創(chuàng)傷primary occlusal trauma:異常的合力作用于健康的牙周組織。繼發(fā)性合創(chuàng)傷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合力作用于牙周支持力不足的牙齒,或雖經(jīng)治療但支持組織已減少的牙齒
13. 附著喪失:(attachment loss,AL)是牙周支持組織破壞的結(jié)果。當牙周袋形成時,
探診深度超過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質(zhì)界根方,說明發(fā)生了附著喪失。 14. 凹坑狀吸收osseous crater:指牙槽間隔的骨嵴頂吸收,其中央與齦谷相應(yīng)的部分
2破壞迅速,而頰舌側(cè)骨質(zhì)仍保留,形成彈坑狀或火山口狀缺損。
15.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是一種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的炎癥、進行性附著喪失和骨喪失。其特點為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見的一種牙周炎。
16.侵襲性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是一組在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包括化驗和微生物學檢查)均與慢性牙周炎有明顯區(qū)別的、相對少見的牙周炎。多發(fā)生于年輕人,疾病進展快速,有家族聚集性。伴放線聚集桿菌Aa是侵襲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17.
引導性組織再生術(shù)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在牙周手術(shù)中利用膜性材料作為屏障,阻擋牙齦上皮和牙齦結(jié)締組織在愈合過程中向根面的生長,并提供一定的空間,引導具有形成新附著能力的牙周膜細胞優(yōu)先占領(lǐng)根面,從而在曾暴露于牙周袋的病變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質(zhì),并有牙周膜纖維埋入,形成新附著(new attachment)性愈合。 18.
二、填空題
1. 牙周組織指圍繞并支持牙齒的組織結(jié)構(gòu),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zhì) 2. 牙齦包括:游離齦、附著齦和齦乳頭
3. 牙齦上皮包括:口腔上皮、溝內(nèi)上皮和結(jié)合上皮 4. 牙齦的三個薄弱區(qū):齦谷、溝內(nèi)上皮、結(jié)合上皮 5.
牙齦纖維包括齦牙纖維(最多)、牙骨膜纖維、環(huán)行纖維、越隔纖維(僅見于牙鄰面)。
6. 牙周膜纖維包括:牙槽嵴纖維,橫纖維,斜纖維,根尖纖維,根間纖維,(穿通纖維)
7. 牙周病證據(jù)充分的致病菌:伴放線聚集桿菌(Aa,侵襲性牙周炎),牙齦卟啉單胞菌(Pg,慢性牙周炎),福賽坦氏菌(Tf,重度牙周炎伴附著喪失) 8. 牙周病始動因素:牙菌斑;局部促進因素:全身易感因素 9. 牙周膜功能:支持,感覺,形成
10. 牙周病的臨床表現(xiàn):牙齦炎癥→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移位 11. 牙槽骨破壞的3種形式:1.水平型吸收2.垂直型吸收3.凹坑狀吸收
12. 引起牙松動的5個原因:牙槽嵴吸收、合創(chuàng)傷、牙周膜急性炎癥、牙周翻瓣術(shù)后、女性激素水平變化
13.急性壞死性潰瘍性齦炎的細菌因素的三種細菌:梭形桿菌,螺旋體,中間普氏菌。三大主征:疼痛麻木(前述齦炎未提及)、腐敗性口臭、齦乳頭和齦緣壞死性潰瘍。需全身藥物治療
14. 慢性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牙齦卟啉單胞菌 Pg;中間普氏菌 Pi;福賽坦氏菌 Bf 15. 牙周炎的伴發(fā)癥狀包括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損、根分叉病變、牙周膿腫 16. 在制定牙周病的治療計劃后,按照計劃分先后次序進行治療,其治療階段一般分為:基礎(chǔ)治療、牙周手術(shù)治療、修復(fù)治療及松動牙固定術(shù)、維護期或支持治療 17. 與慢性牙周炎相關(guān)的的致病微生物是牙齦卟啉單胞菌;與局限性侵襲性牙周炎相關(guān)的是伴放線放線桿菌
18. 牙周病病因包括牙菌斑始動因子、局部促進因素、全身易感因素
19. 牙松動的原因:牙槽骨吸收,he創(chuàng)傷,牙周膜急性炎癥,牙周翻瓣術(shù)后,女性激素水平變化 三、
選擇題
1.正常牙周探診深度不超過3mm
2. 中間普氏菌Pi:尤妊娠期炎為主要致病菌 3. 黏放線菌Av:可能在形成齦炎的初期起作用
4. 始動因子:牙菌斑;局部促進因素:促進菌斑堆積;全身易感因素:改變宿主對菌斑微生物的反應(yīng)
5. 牙周袋形成始于牙齦結(jié)締組織中的炎癥及炎癥所引起的膠原纖維破壞和結(jié)合上皮的根方增殖
6. 前列腺素E2(PGE2):牙槽骨吸收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具有廣泛的致炎效應(yīng),IL-1、TNF協(xié)同增強作用 7. 探診深度及附著水平
i. 齦溝探診深度:齦溝底到齦緣的距離 ii. 正常牙齦:齦溝探診深度≤2-3mm iii. 牙齦炎:齦溝探診深度﹥3mm(假性牙周袋) iv. 牙周炎:齦溝探診深度﹥3mm(真性牙周袋,附著喪失) 8. 牙周探診的記錄,評價指標 1)探診深度:齦緣至袋底的距離。
2)探診方法:①角度:與牙長軸平行;②力量:20~25g;③緊貼牙面;④踏點式探診;⑤鄰面檢查
3)牙周附著水平(E.)(attachment level, AL):齦溝底、牙周袋底至釉牙骨質(zhì)界的距離 起止點意義牙周附著水平/附著喪失(AL) 袋底-釉牙骨質(zhì)界牙周組織破壞程度 牙周袋深度(PD) 齦緣-袋底牙周炎在牙面的分布 GR/ GM齦緣-釉牙骨質(zhì)界根面暴露程度(k.)Al的計算:牙齦退縮時(齦緣在釉牙骨質(zhì)界下方):AL=PD+GR 牙齦增生時(齦緣在釉牙骨質(zhì)界上方):AL=PD-GR 牙齦炎:AL=0 牙周炎:AL>0附著水平檢查準確性影響因素:牙周病探查影響因素;釉牙骨質(zhì)界明確程度;齦下牙石 9. 與藥物性牙齦肥大有關(guān)的3類藥物: 1.抗癲癇藥:苯妥英鈉 phenytoin 2.免疫抑制劑:環(huán)孢菌素 cyclosporine
3.鈣離子阻滯劑:硝苯地平 nifedipine,維拉帕米 10. 慢性齦炎:僅與牙菌斑有關(guān)。一般局限于游離齦和齦乳頭。探針出血(最重要指征) 11. 青春期齦炎:部位特征性:唇頰側(cè) 12. 妊娠性齦炎:極易出血(特征)。前牙區(qū)重,尤下前牙唇側(cè) 13. 藥物性牙齦增生:抗癲癇藥(苯妥英鈉),免疫抑制劑(環(huán)孢菌素),鈣離子阻抗劑(硝苯地平);累及全口,前牙區(qū)更重,無牙區(qū)不受累。一般不波及附著齦(牙齦纖維瘤可波及附著齦)
14. 菌斑指數(shù)(plaque index,PLI) 1)Silness和L?e菌斑指數(shù):①不需菌斑指示劑,目測②記錄齦緣附近菌斑厚度、量③單個牙記錄,頰側(cè)三點及舌側(cè)一點,取四點均數(shù) ④各牙的分值相加/受檢牙數(shù)=個體的菌斑指數(shù) ⑤記分標準:0=齦緣區(qū)無菌斑1=齦緣區(qū)牙面有薄菌斑,視診不易見,探針可刮出 2=齦緣或鄰面可見中等量菌斑 3=齦緣或鄰面有大量軟垢2)Quigley-Hein菌斑指數(shù):①需要用菌斑顯示劑②對所有牙的頰舌面進行菌斑評價③所有牙面菌斑記分的總和/受檢牙面數(shù)=個體菌斑分值 ④記分標準:0=牙面無菌斑1=牙頸部齦緣處有散在的點狀菌斑 2=牙頸部連續(xù)窄帶狀菌斑寬度≤1mm3=牙頸部菌斑覆蓋面積超過1mm,但<牙面1/3 4=菌斑覆蓋面積≈牙面1/3~2/3 5=菌斑覆蓋面積≥牙面2/32.簡化口腔衛(wèi)生指數(shù)(Simplied oral hygiene index,OHI-S)(k.)只檢查6個牙:16、11、26、31的唇頰面,36、46的舌面 每個牙面記分的總和/受檢牙面數(shù)=個體指數(shù)分值 1)軟垢指數(shù) (DI)0=牙面上無軟垢1=軟垢覆蓋面積<牙面1/3 2=軟垢覆蓋面積≈牙面1/3~2/3 3=軟垢覆蓋面積≥牙面2/3 2)牙石指數(shù) (CI)0=無牙石1=齦上牙石<牙冠頸1/32=齦上牙石≈牙面1/3~2/3或頸部有散在齦下牙石 3=齦上牙石≥牙面2/3或與齦下牙石相續(xù)
二. 牙齦狀況
1)牙齦指數(shù) (gingival index, GI)①牙周探針置于牙齦邊緣齦溝開口處,沿齦緣輕輕滑動,齦組織被輕微觸及 ②每牙記錄四點,取均數(shù) ③記分標準:0=正常牙齦1=輕度齦炎:輕度顏色改變及水腫,探診不出血 2=中度齦炎:顏色發(fā)紅、水腫光亮,探診出血3=重度齦炎:明顯紅腫、或有潰瘍,有自發(fā)出血傾向
2)出血指數(shù)(bleeding index, BI) 鈍頭牙周探針輕輕探入齦溝、袋底,取出探針30s后,觀察出血 0=牙齦健康,無炎癥及出血1=牙齦顏色有炎癥性改變,探診不出血 2=探診后有點狀出血 3=出血沿牙齦緣擴散54=出血流滿并溢出齦溝 5=自動出血
3)齦溝出血指數(shù) (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 (對出血量無詳細分級,對可視炎癥程度分級)0=牙齦健康,探診無出血1=探診出血,齦乳頭和邊緣齦無水腫及顏色改變 2=探診出血,齦乳頭和邊緣齦有顏色改變,無水腫 3=探診出血,齦乳頭和邊緣齦顏色改變,輕度水腫 4=探診出血,齦乳頭和邊緣齦顏色改變,明顯水腫 5=探診出血,有自發(fā)出血和顏色改變及水腫 4)探診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
操作方法:
①鈍頭探針置于齦緣下1mm或更少,輕輕沿齦緣滑動,觀察片刻,有無出血 ②輕輕探到袋底、齦溝底,取出探針,觀察10~15s,有無出血 記錄方法:BOP(-) :探診無出血 BOP(+) :探診有出血
四、 問答題
1. 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的細菌性斑塊,是由基質(zhì)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間或修復(fù)體表面的軟而未礦化的細菌性群體,它們構(gòu)成較多相互有序生長的建筑式樣生態(tài)群體,是口腔細菌生存、代謝和致病的基礎(chǔ)。 ●形成:
⒈獲得性薄膜形成 最初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在剛清潔過的牙面上,數(shù)分鐘內(nèi)便可形成。
⒉細菌黏附和共聚 最初附著的主要是一些革蘭陽性球菌。
⒊菌斑生物膜成熟 細菌數(shù)量和種類增多。約10~30天發(fā)展成熟達高峰
2. 齦上菌斑齦下菌斑
6 質(zhì)地 堅實韌性,有彈性 松軟脆弱。長期炎癥可使之堅硬肥厚 點彩 有或無點彩 消失。長期炎癥增生點彩可更明顯出血無用探針或其它器械探查齦溝時,甚至患者功能活動時出血。探診出血是牙齦炎癥早期表現(xiàn),是診斷牙齦炎癥和活動性重要標志。齦溝液GCF滲出增多是牙齦炎癥的重要指征之一 ? 內(nèi)容物含量與牙齦炎癥有關(guān) ? 齦溝液測量儀,茚三酮染色
4. 牙周袋形成機制炎癥→膠原纖維、基質(zhì)溶解→結(jié)合上皮增生→結(jié)合上皮剝離→牙周袋形成→炎癥加重(惡性循環(huán))
(1)始于牙齦結(jié)締組織中的炎癥,炎癥細胞和細菌產(chǎn)生各種酶使袋底附近牙齦結(jié)締組織中的膠原纖維和基質(zhì)溶解破壞,成纖維細胞也可伸出胞質(zhì)突起到牙周膜牙骨質(zhì)界面,吞噬和吸收膠原纖維以及埋入牙骨質(zhì)中的膠原纖維。
(2)上述過程使牙齦組織中的膠原纖維變性消失,使結(jié)合上皮得以向根方增生。
(3)同時,由于大量的白細胞侵入結(jié)合上皮,使上皮細胞之間的連接更為疏松,當入侵的白細胞達到結(jié)合上皮體積的60%以上時,影響上皮細胞的連接和營養(yǎng),靠近冠方的結(jié)合上皮即從牙面剝離,使齦溝底移向根方而形成牙周袋。
(4)隨著牙周袋的加深以及牙齦炎癥腫脹的加劇,形成良好厭氧環(huán)境,更有利于牙菌斑的堆積和滯留,因此更加重了炎癥,加深了牙周袋,形成惡性循環(huán)。
5. 骨上袋和骨下帶
牙周袋按形態(tài)以及袋底位置與牙槽嵴頂?shù)年P(guān)系可分為骨上袋和骨下袋:
① 骨上袋:袋底位置位于牙槽嵴的冠方,牙槽骨水平型吸收,袋的特點是淺而寬。 ② 骨下袋:袋底位置位于牙槽嵴頂?shù)母?,袋壁軟組織位于牙根面和牙槽骨之間,牙槽骨為垂直型吸收。袋的特點為窄而深。 區(qū)別 骨上袋 骨下袋 袋底位置 牙槽骨的冠方 牙槽骨的根方,骨與軟組織壁相鄰 骨破壞方式 水平式垂直式(角形)鄰面越隔纖維 水平排列在相鄰兩牙袋底根方的牙槽骨嵴頂 斜行排列。從袋底的牙骨質(zhì)沿著骨面斜行越過嵴頂,附著到鄰牙的牙骨質(zhì)。 頰舌面纖維從袋底根方的牙根面向著牙槽嵴頂走行從袋底的牙骨質(zhì)沿骨斜面走向冠方,越過嵴頂與骨外膜匯合
6. 牙槽骨吸收的臨床表現(xiàn)X線片:牙齒近遠中的骨質(zhì)情況,頰舌側(cè)不清晰 牙槽嵴頂硬骨板消失,嵴頂模糊呈蟲蝕狀 前牙:尖? 平或凹陷 后牙:寬平?凹陷牙槽骨高度降低(減少超過30%) ? 牙槽嵴頂?shù)接匝拦琴|(zhì)界距離>2mm ? 骨吸收程度:吸收區(qū)占牙根長度的比例
7. 牙周炎時X線像
1.牙槽嵴高度降低,牙槽嵴頂形態(tài)改變 2.硬骨板模糊、中斷、消失,牙周間隙增寬 3.牙槽骨密度降低,骨小樑排列紊亂
4.牙槽骨吸收(牙槽嵴頂至釉牙骨質(zhì)界距離>2mm)
8. 牙周探診 【目的】:探測有無牙周袋的形成、牙周袋深度、牙周附著水平、探診出血、齦下牙石的量及分布、根分叉病變 【工具】:帶有刻度的牙周探針,如Williams探針(刻度標記分別為1、2、3、5、7、8、9、10mm),CPITN探針(尖端為一0.5mm球狀,刻度標記分別為3.5、5.5、8.5、11.5) 【方法】:①提插式探測牙周袋近遠中三點,每牙記錄6個位點的探診深度②牙周探針尖始終緊貼牙面,探針應(yīng)與牙的長軸平行③由于鄰面接觸區(qū)的阻擋,探針若與牙長軸平行就不能進入齦谷區(qū),而鄰面袋最深點常在齦谷處。故探測鄰面時,可允許探針緊靠接觸點并向鄰面中央略為傾斜,這樣便可探得鄰面袋的最深處④支點穩(wěn),力量20-25g⑤應(yīng)按一定順序進行,以防止遺漏
① 角度:與牙長軸平行;②力量:20~25g;③緊貼牙面;④踏點式探診;⑤鄰面檢查 【評價指標】:探診深度(齦緣至袋底的距離)、牙周附著水平(齦溝底或牙周袋底至釉牙骨質(zhì)界的距離,為PD-GM,較探診深度更客觀準確地反映牙周破壞的破壞程度) 【影響因素】:牙石的阻擋、袋壁的阻擋、炎癥的影響、探診方法
9. 牙齦病的共同特征: 1. 體征、癥狀局限于牙齦組織 2. 菌斑的存在引起和、或加重病損的嚴重性 3. 炎癥的臨床表現(xiàn):色形質(zhì)改變、探診出血 4. 牙周組織無附著喪失 5. 去除病因后疾病可逆 6. 若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fā)展為牙周炎
10. 急性壞死性潰瘍性齦炎 / 奮森齦炎 / 戰(zhàn)壕口 臨床表現(xiàn)
1. 發(fā)病急驟,迅速發(fā)展
2. 三大主征:疼痛麻木(前述齦炎未提及)、腐敗性口臭、齦乳頭和齦緣壞死性潰瘍
3. 齦緣蟲蝕狀,齦乳頭刀切狀 4. 齦出血較多,表面有灰白色假膜 5. 可累及唇舌側(cè)牙齦。(k.)局限于游離齦,不累及附著齦。故表現(xiàn)為沿齦緣紅色線條。
6. 可轉(zhuǎn)為慢性壞死性齦炎:齦乳頭高度低于齦緣,呈反波浪狀。齦乳頭處頰舌側(cè)牙齦分離 治療原則
i. 口腔衛(wèi)生指導(OHI) ii. 去除局部壞死組織iii. 局部使用氧化劑 iv. 全身藥物治療
v. 全身性因素的矯正和治療 vi. 齦上潔治、齦下刮治 vii.
11. 牙齦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區(qū)別 牙齦炎 早期牙周炎 牙齦炎癥 有 有 牙周袋 假性牙周袋 真性牙周袋
附著喪失 無 有,能探到釉牙骨質(zhì)界 牙槽骨吸收 無 牙槽嵴頂吸收,或硬骨板消失 牙齒松動無有治療結(jié)果 病變可逆,組織恢復(fù)正常 已破壞的支持組織難以完全恢復(fù)正常
12. 慢性牙周炎
定義:慢性牙周炎是一種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的炎癥、進行性附著喪失和骨喪失。其特點為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見的一種牙周炎。
病因:慢性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牙齦卟啉單胞菌 Pg;中間普氏菌 Pi;福賽坦氏菌 Bf
區(qū)別:與牙周病證據(jù)充分的致病菌區(qū)分:伴放線聚集桿Aa;牙齦卟啉單胞菌Pg;福賽坦氏菌Bf
全身因素:糖尿病、吸煙、遺傳因素 臨床表現(xiàn):
癥狀:①牙齦出血;②口臭;③咬合無力 體征:
①牙齦炎癥:典型的炎癥表現(xiàn)(色形質(zhì)改變、探診出血)炎癥程度一般與菌斑牙石的量以及局部刺激因素相一致
② 牙周袋形成:
早期:淺袋較多,一般為骨上袋,可為單面袋,也可為復(fù)面袋,袋口較寬松
晚期:深牙周袋,牙周袋溢膿 ③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吸收為主。牙槽骨吸收程度是判斷病變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④牙齒松動:患牙松動是患牙功能下降的標志。 ⑤其他并發(fā)表現(xiàn):a.牙齦退縮;b.食物嵌塞;c.根面過敏、根面齲;d.繼發(fā)性咬合創(chuàng)傷;e.牙周膿腫;f.牙周牙髓聯(lián)合損害 分度和分型:
根據(jù)附著喪失和骨吸收的范圍(extent)
即患病的牙位數(shù)分為:局限型localized(全口牙中有附著喪失和骨吸收的位點(site)數(shù)≤30%)和
廣泛型generalized(全口牙中有附著喪失和骨吸收的位點(site)數(shù)>30%) 根據(jù)牙周袋深度、結(jié)締組織附著喪失和骨吸收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診斷:
診斷依據(jù):四大臨床癥狀和伴發(fā)病變
還需判斷:總體和個別牙的嚴重程度;是否為活動期;局限型或廣泛型;嚴重程度分度
目的:判斷預(yù)后,制定治療計劃
13. 侵襲性牙周炎
定義:侵襲性牙周炎是一組在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包括化驗和微生物學檢查)均與慢性牙周炎有明顯區(qū)別的、相對少見的牙周炎。
病因:致病菌 伴放線聚集桿菌Aa
分型:按患牙的分布:局限型侵襲性牙周炎( LAgP)和廣泛型侵襲性牙周炎(GAgP) 臨床特點:
①快速進展:牙周破壞速度比慢性牙周炎快3-4倍 ②發(fā)病年齡小;
③牙周組織破壞程度與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 ④好發(fā)牙位:
局限型:切牙和第一磨牙,其他患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不超過兩個 廣泛型:廣泛的鄰面附著喪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數(shù)在三顆以上
⑤X線片:局限于切牙和第一恒磨牙。切牙區(qū)水平型骨吸收,第一磨牙區(qū)近遠中垂直型骨吸收,近遠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則形成“弧形吸收”。 ⑥早期出現(xiàn)松動移位:前牙扇形分離
⑦家族聚集性(family aggregation):母系遺傳
⑧全身情況(systemic conditions):一般全身健康,無明顯的系統(tǒng)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具有嗜中性粒細胞及(或)單核細胞的功能缺陷。 治療原則:
(1)早期治療,防止復(fù)發(fā) (2)抗菌藥物的使用 (3)調(diào)整機體的防御機能 (4)其他:正畸治療等
14. 慢性牙周炎、局限型侵襲性牙周炎、廣泛型侵襲性牙周的鑒別診斷 CPLAgPGAgP主要見于成人,也可發(fā)生于兒童通常發(fā)生于青少年(青春期前后) 多在30歲以下,也可更大 慢到中等速度進展 快速進展快速進展,可呈episodic 菌斑量與破壞程度一致 菌斑量與破壞程度不一致 不定,有時一致病變分布不定,無固定類型 局限于切牙、第一磨牙,其他牙不超過2個 除切、第一磨牙外,累及其他牙超過3個 無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多有齦下牙石 一般無或少齦下牙石可有或無齦下牙石
15. 牙周膿腫和牙齦膿腫鑒別診斷 牙周膿腫 牙齦膿腫 牙周袋 一般有深袋 無牙周袋 牙槽骨吸收 有 無 患牙松動有無10部位 附著齦 游離齦、齦乳頭
16. 牙周膿腫和牙槽膿腫鑒別診斷 癥狀與體征 牙周膿腫 牙槽膿腫感染來源 牙周袋 牙髓病或根尖周圍病變 牙周袋 有 一般無牙體情況 一般無齲 有齲齒或非齲疾病,或修復(fù)體 牙髓活力 有無膿腫部位 局限于牙周袋壁,較近齦緣 范圍較彌散,中心于齦頰溝 疼痛程度 相對較輕較重牙松動度 松動明顯,消腫后仍松動 松動較輕,也可很松,治愈后可恢復(fù) 叩痛 相對較輕很重X線相 牙槽骨嵴有破壞,可有骨下袋 根尖周圍可有骨質(zhì)破壞,也可無 病程相對較短,3-4天可自潰相對較長,5-6天
17. 牙周病治療的總體目標:
①去除病因,消除炎癥
②恢復(fù)軟組織及骨的生理外形:牙齦及骨組織;牙齒及鄰接關(guān)系 ③恢復(fù)功能,保持長久療效:恢復(fù)或提高牙的咀嚼效能;修復(fù)缺牙;調(diào)整咬合關(guān)系;糾正不良咬合習慣 ④促進牙周組織的再生
18. 牙周病治療程序:
第一階段:基礎(chǔ)治療(病因治療) 目的:去除所有局部刺激致病因素 向患者解釋治療計劃;急癥治療;拔除無望保留的牙齒;潔治術(shù)及根面平整;清除局部刺激因素;糾正不良習慣; 口腔衛(wèi)生指導;松牙暫時性固定;調(diào)牙合;藥物輔助治療;療效再評估;注意全身健康狀況
第二階段:手術(shù)治療 1-3個月后多牙周情況進行全面的再評估 PD≥5mm,仍有探診出血 牙齦及骨形態(tài)不良、膜齦關(guān)系不正常 目的:取得清除病原刺激物的直視途徑,糾正軟硬組織外形
第三階段:修復(fù)及正畸治療 治療后(手術(shù)后)3個月
修復(fù)缺失牙;恰當?shù)恼委?;有助于建立穩(wěn)固的平衡合 目的:恢復(fù)咬合功能
11第四階段:維護期 1.定期復(fù)查: 3~6月臨床復(fù)查,半年到一年攝X線片復(fù)查一次 2.復(fù)查內(nèi)容:菌斑及牙石、牙齦炎癥及牙周袋深度、咬合情況、牙齒松動度及其他病理情況。 3.復(fù)治 目的:通過口腔衛(wèi)生指導,患者口腔衛(wèi)生的保持,定期復(fù)查復(fù)治,防止牙周炎復(fù)發(fā)
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