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體周圍炎
目前,激光已經(jīng)成為種植體周圍炎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并越來越得到重視和廣泛應用。
種植體周圍炎是發(fā)生于骨結合種植體周圍組織的炎癥,會導致邊緣骨組織喪失,其中僅有軟組織炎癥、無骨組織喪失者被稱為種植體周圍黏膜炎。目前認為導致種植失敗的主要原理即為細菌感染和咬合負荷過大。菌斑控制不佳、袋內(nèi)感染、殘留粘接劑被認為是種植體周圍炎最主要的原因,修復設計不良和咬合負荷過度亦被公認可導致種植體周圍炎。種植局部骨質、骨量、種植位點、種植技術以及種植體設計特點也與之相關。有報告顯示,在種植患者中,30%~60%患有種植體黏膜炎,20%~40%存在牙齦炎癥;6%~36%的種植體罹患種植體周圍炎,患病率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加,修復8年后種植體周圍炎患病率可達30%~40%。
種植體周圍炎的治療關鍵
種植體周圍炎的治療關鍵是去除種植體周圍微生物和感染組織,對種植體表面和骨整合區(qū)進行去污染治療,處理種植體表面、修整種植體周圍組織使之易于菌斑控制以及促進骨再結合及組織再生。
治療方法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傳統(tǒng)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機械清潔和抗菌藥物治療。傳統(tǒng)機械清潔方法和工具均存在局限性,如金屬刮治器會損傷種植體表面,碳纖維和樹脂刮治器均有器械過軟難以有效清除菌斑牙石的問題。碳纖維刮治器還會遺留器械碎片。而噴砂、檸檬酸、Vector系統(tǒng)、鈦刷能夠去除菌斑生物膜;氯己定處理種植體表面有利于骨再結合;抗菌藥物的使用對早期種植體周圍炎有一定作用,但因耐藥菌株的存在,使用抗生素的治療效果有限。手術治療包括根向復位瓣、種植體表面處理和組織再生手術。根向復位瓣和種植體表面處理旨在創(chuàng)造有利菌斑控制的局部環(huán)境,但根向復位瓣在美學區(qū)域應用受限。
在臨床中,種植體周圍炎的手術治療方案常常為后牙區(qū)根向復位瓣+骨切除,前牙區(qū)翻瓣+植骨+組織引導再生。種植體表面的徹底清潔去污一直是難點,種植體周圍引導性骨再生(GBR)技術的效果、能否獲得骨再結合等尚無很好的可預測性。
臨床研究表明,非手術治療對種植體黏膜炎有效,而對種植體周圍炎則稍顯不足,常需要翻瓣手術以達種植體表面有效清創(chuàng)去污,切除手術去除感染牙齦和骨組織以及再生手術(GTR)。對于手術治療而言,在多種治療策略和治療方法中,目前沒有證據(jù)顯示哪種方法更優(yōu)越或能夠延長種植體存活時間。
激光的切割及殺菌作用
激光因其具備切割深度有限、殺菌和生物刺激作用等傳統(tǒng)機械清潔方法不具備的優(yōu)勢,而成為種植體周圍炎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法之一。
種植體周圍炎也是激光在種植領域應用中最普及的適應證。激光具有能夠選擇性移除肉芽組織,清創(chuàng)、清潔和去感染,術區(qū)殺菌(包括脂多糖、內(nèi)毒素等),切除修整牙齦、去上皮化、微創(chuàng)、出血控制好等優(yōu)勢。
多種波長的激光應用于種植體周圍炎的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中。650~980nm半導體激光、CO2激光、Er:YAG激光、Er,Cr:YSGG激光先后被用于種植體表面去污,Nd:YAG激光很早就被用于處理種植體周圍感染的軟組織,袋內(nèi)去污染。
在種植體周圍炎治療過程中不能改變種植體表面,促進快速愈合,促進組織再生,增進種植修復長期效果。
作者簡介
李倩,口腔種植學博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副教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原北京醫(yī)科大學口腔系),現(xiàn)工作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口腔科。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及口腔種植工作多年,于2010-2011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牙學院做訪問學者。首都科研發(fā)展基金承擔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自然科學基金主要成員。國際口腔激光應用學會中國培訓中心課程負責人。
來自中國醫(yī)學論壇報·今日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