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的常見問題與處理
根管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器械折斷,影響根管的通暢、預備和完善充填,導致治療失敗。因此,根管內(nèi)異物取出或者是通過是必要的。臨床上有多種根管內(nèi)折斷器械的取出方法,包括超聲、H銼、套管和根尖手術(shù)等。
器械折斷原因主要有:
1.根管銼本身質(zhì)量不合格,或銼在消毒液中浸泡時間過長,銹蝕;
2預備根管時,根管銼使用不當,跳號使用,或過度用力扭轉(zhuǎn);
3由于牙齒增齡性變化,根管過細、彎曲;4根管銼反復使用,導致金屬疲勞;鎳鈦器械疲勞時一般無肉眼可見破損等。
不同根管內(nèi)折斷器械取出方法的設(shè)備以及操作技術(shù):
(1) 通路建立:臨床操作中,X線明確斷針位置后,在根管顯微鏡(放大10~20倍)觀察下,先用帶柄根管銼插入根管,直到斷針冠方斷面,用止動片標記,確定斷針深度。然后用K銼或者H銼將斷針上部的根管預備到30~40#,將GG鉆2#和3#尖端磨平,使GG鉆尖端平面的直徑大于斷針的直徑,用2#或者3#調(diào)磨后的GG鉆從根管口預備到斷針的位置,建立通道,使斷針以上部分根管明顯通暢,便于顯微鏡觀察和術(shù)中操作。
(2) 超聲取出法:超聲儀(85-264VAC,SATELEC),手柄配有可以更換的K銼以及ET20/ET40根管擴大器械。臨床操作中,首先用棉球封閉其他根管口,然后將有斷針的根管在顯微鏡下建立通路后,將超聲功率設(shè)定在根管治療檔,用超聲K銼在冠方輕輕向下加壓,使超聲銼或ET20/ET40進入斷針和根管壁之間,直到斷針的中上部,逆時針圍繞斷針震動,多數(shù)情況下,斷針常隨沖洗液漂出,或被銼帶出。
(3) H銼取出法:建立通路后,用超聲方法在斷針周圍形成一定的間隙,用3根H銼插到斷針周圍,逆時針旋轉(zhuǎn),3根H銼相互交織在一起,緊緊咬住斷針,將斷針取出。適用于折斷螺旋充填器和H銼的取出。
(4) 套管取出法:建立通路后,用超聲暴露根管內(nèi)斷針冠方1/3,用外套管套住斷針,將楔子插入套管就位,此時斷針的頭部將被楔出套管尖端的側(cè)方窗口,此時提出套管和楔子,斷針就隨楔子取出。
(5) 鉗出法:要是斷針位于根管上1/3,建立通路后,可用斷針取出鉗單獨取出,或者用超聲將斷針震松后,用斷針取出鉗取出斷針。
(6) 拔髓針輔助取出法:當折斷器械時拔髓針或者是螺旋充填器時,借助拔髓針的倒刺,用于斷針的試取。
盡管折斷器械取出的方法很多,但是還有很大部分折斷器械比較難取出。影響折斷器械取出的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是斷針所處根管深度,橫截面直徑和根管彎曲度。一般情況下,如果能暴露折斷器械長度的1/3,??梢匀〕?;如果折斷器械
處于比較直的根管中比較容易取出;如果折斷器械部分處于根管彎曲處,并且牙本質(zhì)厚度容許建立從根管口到器械冠方的通道,斷針也是可能被取出的:但是如果斷針處于根管彎曲處以下至根尖區(qū),則是很難建立安全的通道,折斷器械很難
取出。其次,折斷器械的種類也是影響取出的重要因素。螺旋充填器等折斷比較長的器械比較容易取出;而鎳鈦在超聲的熱作用下可能再次折斷,比較難取出。
在取折斷器械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在多根牙中使用超聲取斷針,當斷針從一個根管流出后可能流入另一個根管口,為了預防其發(fā)生,應提前在其他根管口放置棉球或者提前將其他根管充填;
2、在超聲的熱作用下鎳鈦器械可能會再次折斷,并落入根管更深處,因此超聲取斷針應注意避免功率過大,以防產(chǎn)熱過度;
3、為避免側(cè)穿或者將斷針推出根尖孔,去除斷針周圍的牙本質(zhì)時,要視野清晰,避免在斷針上加力。
預后和觀察;并非所有折斷器械都會影響根管治療的效果,斷針取出術(shù)和斷針通過術(shù),均能完成根管深部的預備、清潔和充填。如果折斷器械位于根尖部楔入根管內(nèi)不能取出,根管內(nèi)基本清潔,患牙沒有臨床癥狀,未取出的器械起到根充物的作用。應進行預備和根充,并定期觀察,必要時進行根尖手術(shù)。如果折斷器械超出根尖孔,患牙炎癥消除后,可行根尖手術(shù);可以進行根尖預備和根充,并定期觀察,必要時進行根尖手術(shù)。
根管治療過程中的急性發(fā)作
根管治療過程中的急性發(fā)作包括約診間痛和根充后反應。盡管治療過程的操作十分仔細,術(shù)后的疼痛和腫脹有時候也是不可避免和不能預測的。絕大多數(shù)的術(shù)后反應為輕度不適(40%),約25%的病例會出現(xiàn)中重度疼痛,2%~4%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
術(shù)后反應和患者的狀況、牙髓和根周組織的狀況和治療步驟有關(guān)。術(shù)前存在疼痛和腫脹、牙髓壞死或者急性根尖周炎的病例,更有可能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使用長效麻醉劑、完善根管成形和清潔、給予鎮(zhèn)痛劑以及讓患者有心理上的準備能有效減低約診間痛的程
度。因此,術(shù)后叮囑患者可能出現(xiàn)疼痛的情況、程度和持續(xù)時間是十分必要。預防性使用抗菌素減輕術(shù)后疼痛作用不大而且沒有必要,但對存在感染或有系統(tǒng)性疾病的患者,應在內(nèi)科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菌素。急性根尖癥狀出現(xiàn)或膿腫形成應將髓腔開放或切
開引流。輕中度疼痛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類藥物;中重度疼痛可服用布洛芬和可待因類,一般不使用激素類藥物,此外,長效局部麻醉劑的使用也是有助于延緩根管治療重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