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留言|網(wǎng)站地圖

歡迎光臨陜西嘉友科貿(mào)有限公司官網(wǎng)

陜西嘉友科貿(mào)有限公司

熱門關(guān)鍵詞:口腔放大鏡熱熔牙膠充填系統(tǒng)牙線棒批發(fā)

牙醫(yī)技師:滴蠟法塑形技術(shù) 科貿(mào)嘉友收錄

文章出處:嘉友網(wǎng)查看手機網(wǎng)址
掃一掃!牙醫(yī)技師:滴蠟法塑形技術(shù)   科貿(mào)嘉友收錄掃一掃!
人氣:-發(fā)表時間:2017-09-28 15:07【

一、概述

牙齒雕刻技術(shù)是一門以手工的方法來重塑牙體形態(tài)的技術(shù)。幾乎沒有一個工序可用機械來完成。其首要原因是各牙齒的大小形態(tài)不盡相同,咬合關(guān)系都有不同的個體運動型,都有獨特的個性??谇豢萍夹g(shù)人員必須牢記牙齒的解剖形態(tài)特征,用相應(yīng)的工具和藝術(shù)的雕刻手法惟妙惟肖完成牙體形態(tài)的重塑。因此,相關(guān)的牙齒繪圖、雕刻技藝和制模方式都是重要的入門實踐。

滴蠟塑型又稱堆塑或堆積法,即根據(jù)牙的外型將熔蠟逐漸按一定順序滴到所需要的位置以恢復正確的解剖形態(tài)的方法。滴蠟塑型法能更有效、清晰地反映出牙體尖、嵴、窩、溝、隙、緣、角等特征,更有效地學習牙體解剖形態(tài),明確形態(tài)與功能的關(guān)系。


二、基本要求

1.工具的選擇:

一個或多個頭部大小和角度不同的滴蠟器(圖1)、刮刀、軟毛刷、兩腳規(guī)或卡尺、煤氣燈或酒精燈或能控溫的浸蠟器(圖2)等。

1.jpg

圖1 滴蠟器

2.jpg

圖2 數(shù)控浸蠟器

2.蠟與分離劑的選擇:

通常采用常用蠟和夏用蠟片或者鑄造蠟條來制作甲冠或冠及橋體。對于滴蠟塑型的方法來說采用熔點較高又較韌的優(yōu)質(zhì)硬蠟效果比常用蠟好,如乳白色或象牙造的硬蠟。分離劑應(yīng)選用內(nèi)冠用的稀薄液體狀分離劑,使石膏和蠟隔離開,而且能保障蠟冠的精確度。


3.堆蠟溫度的控制及基本訓練:

(1)堆蠟溫度的控制:

堆蠟技術(shù)不難學,需要的只是多做練習。首先把滴蠟器在火焰上加熱,再粘上蠟,然后再放到火焰處,以獲得“正確的溫度”。所謂“正確的溫度”即:蠟在滴蠟器尖端形成小蠟滴,當?shù)蜗炂骷舛说男∠灥谓佑|到待滴點時,蠟可以流下去而且當?shù)蜗炂骷舛艘苿訒r,蠟滴還會被適當拉伸變形。如果蠟太熱,會不受控制地從滴蠟器上流掉;如果蠟太涼,則它根本不會滴下去。如果利用帶溫控的電子滴蠟器(圖3)來控制所需的溫度就方便操作了。

3.jpg

圖3 電子滴蠟器


(2) 基本訓練:

a.圖形訓練:將滴蠟器在火焰上加熱,蘸上適量的蠟液,在紙板或玻璃板上滴蠟成三角形、圓形、曲線等圖形,以便在牙模上作各種緣、溝、嵴的形成。

b.直立堆練習:將滴蠟器放在火焰上加熱,蘸上適量的蠟液,然后將滴蠟器豎直,使蠟液緩緩地往尖端流成水滴狀,此時立刻置于紙板或者玻璃板上,同時在蠟?zāi)糖拜p輕作小圓圈提升運動,形成類似于牙尖的錐體形蠟堆。


4.制作過程:

在已經(jīng)修正的代模(最好做成可摘代模)上用不含石墨的特殊鉛筆畫出解剖的頸部界限。再在工作的代模上涂布表面封閉硬化劑來增加代模強度,待干后再涂布金、銀色間隙保持劑(注意:需要在解剖頸部邊緣界限上方一毫米處,保證以后冠的邊緣密合性)。晾干后用工作毛刷蘸取適量的分離劑,將整個代模(包括解剖界限以下部位和那些相鄰相對的牙齒)薄薄地涂上,以達到分離的作用。最后在滴蠟前先用浸蠟器浸蠟或用常用的蠟刀進行內(nèi)層蠟制作,而后我們進行滴蠟成型牙齒。


實驗一 滴蠟法塑型右上頜中切牙

一、上頜中切牙的基本外形特點:

在口腔中牙冠長度最長,平均為11.5毫米,類似尖牙長度。

唇面呈類似梯形,較平滑,有兩條縱形的發(fā)育淺溝,從切1/3延伸到中頸1/3交界處。近中緣與切緣形成的近中切角為直角。遠中緣與切緣形成的遠中切角呈圓弧形。牙頸線呈弧形并沿該線向上稍突形成頸嵴,頸嵴上有幾條橫向的釉質(zhì)橫紋淺溝。

近中面、遠中面呈類似三角形。其近中接觸點在切1/3內(nèi)。遠中接觸點在切1/3與中1/3之間。

舌面:小于唇面,呈類似三角形。舌面的四周是突起的近中邊緣嵴、遠中邊緣嵴、切嵴和頸部有光滑的半月形舌隆突,使舌面中央凹陷形成舌窩。


二、實驗內(nèi)容:

1.涂布分離劑。

2.牙體形態(tài)的雕塑。

3.精修完成蠟型


三、目的要求:

1.通過右上頜中切牙滴蠟塑形,進一步掌握右上頜中切牙的解剖形態(tài)。

2.熟悉上頜中切牙滴蠟塑形的方法和步驟。

3.熟悉各類塑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4.了解嵌體蠟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四、實驗器材:

右上頜中切牙牙體已預備完成的石膏牙模型一副、紅蠟片、嵌體蠟、紅藍鉛筆、酒精燈、雕刻刀、蠟成型器、蠟勺、酒精、蠟型分離劑、酒精噴燈、棉花、手術(shù)刀片等。


五、滴蠟塑型右上頜中切牙步驟:

1.檢查工作模,并畫出咬合標志線:

在確定工作模的完整后,取牙尖交錯位,用紅藍鉛筆分別在上下頜石膏模型的中線、尖牙牙尖、第二磨近中頰尖牙處畫咬合標志線。以便在操作過程中隨時檢查咬合關(guān)系,必要時可上牙合架。

2.牙體預備:

a.切斜面預備:用鉛筆在離右上中切牙切緣1.5~2mm處畫一條標志線,用雕刻刀沿標志線去除石膏牙體組織。并將切端刻成與牙體長軸呈45°的舌斜面。

b.鄰面預備:自切端向齦端方向去除牙體組織約1.9~2.3mm,2個鄰面軸壁方向相互平行或向切端聚合2°~5°。

c.唇面預備:均勻刻去唇面1.2~1.5mm石膏牙體組織

d.舌面預備:沿舌面解剖外型均勻均勻刻去唇面1.2~1.5mm石膏牙體組織。

 e.肩臺預備:用雕刻刀往齦下0.5毫米處將唇、鄰、舌面牙頸部預備成寬度約1mm的90°肩臺。

3.涂布封閉硬化劑與分離劑:

在已進行牙體預備的右上頜中切牙上涂布封閉硬化劑和蠟型分離劑,對牙合牙和鄰牙也應(yīng)該進行涂布。

4.滴蠟塑型:

4.jpg

圖4  滴出舌面形態(tài)

a.舌面:參考對側(cè)同名牙與對頜牙的咬合關(guān)系。用專用蠟對牙體外形用燙蠟法均勻加蠟。通常厚度約0.3~0.5毫米左右。然后按近、遠中邊緣嵴、舌隆突部位滴蠟,形成舌面形態(tài)(圖4)。

b.切緣:參考對側(cè)同頜牙切緣高度與方向自切斜面形成切嵴。滴蠟時可先在切緣中點和兩切角加蠟定位,再把三點連接成型(圖5)。

5.jpg

圖5  加出切嵴

c.鄰面:根據(jù)右上中切牙鄰面特點用專用蠟建立近、遠中鄰面形態(tài),并注意連接點的位置,要與鄰牙形成良好的鄰間隙。

d.唇面:用專用蠟按唇面牙體外形用滴蠟法加出唇面形態(tài)。形成二條淺型的V字型縱向發(fā)育淺溝和頸嵴上幾條橫向形釉質(zhì)淺橫紋溝。修整近中切角成直角,遠中切角成鈍角。

e.修整:修整切嵴、邊緣嵴、舌隆突、唇面之間的輪廓過渡。使其具有良好的延續(xù)性。

f.頸緣:用蠟刀沿牙冠頸緣將已形成的蠟形頸部的刻切去1~2毫米,再重新加蠟液充滿頸部,并延長0.5~1毫米,待蠟冷卻后用蠟刀修去多余部分,并修整合適,注意與前后鄰牙的協(xié)調(diào)一致性。

g.修整完成:參照對側(cè)同名牙的形態(tài)特點,反復檢查修整,使之完全符合該牙的解剖特點,并與對頜石膏模型的咬合關(guān)系緊密,無咬合高點,近遠中鄰接點位置正確。取出蠟型檢查各面是否光滑、是否與牙體組織密合。最后完成各面的外形雕刻,并吹光。


六、注意事項:

1.實驗前,應(yīng)按照實驗步驟結(jié)合圖譜,熟悉實驗內(nèi)容。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使用雕刻器加蠟、堆蠟、修整蠟型的方法,時刻注意支點的應(yīng)用。

3.注意微熱雕刀,用刀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以免在修形時造成蠟型移動、變形、脫落。

4.滴蠟器或蠟刀的溫度不可過高。從模型上取下蠟型時不可用力過大以防止蠟型變形。

5.取出蠟型時,注意取出時要順戴入道相反方向,以避免折斷。

6.蠟牙冠完成后用酒精噴燈吹光時,火焰不能太靠近蠟牙冠否則將會因為過高的溫度而導致蠟牙冠的融化。

7.完成后的牙冠形態(tài)應(yīng)與前后鄰牙、對側(cè)同名牙相協(xié)調(diào),與對牙合牙無咬合高點。


七、思考題:

1.簡述上頜中切牙滴蠟塑形的方法。

2.簡述上頜中切牙的牙體解剖特征。

        

實驗二  滴蠟法塑形右上頜第一前磨牙

一、右上和第一前磨牙的基本特征:

唇面:似圓五邊形,頰面切端有一牙尖。近中牙尖嵴稍長。遠中牙尖嵴稍短。頰尖偏遠中。從頰牙尖至頰頸有一與牙長軸近似平行的頰軸嵴,頰軸嵴兩側(cè)分別有近、遠中頰斜面并伴有淺發(fā)育溝,外形高點在頰頸嵴處。

舌面:小于頰面。表面為光滑的卵圓形凸形。舌尖偏近中,舌尖比頰尖燒斷小圓鈍,外形高點在中1/3處。舌面的邊緣與各面界線不明顯。

牙合面:牙合面是不規(guī)則的六邊形。頰邊緣嵴較長,舌邊緣嵴較短。近中邊緣嵴較短,遠中邊緣嵴較長。頰尖偏遠中。舌尖偏近中。從頰尖頂斜向牙合中央的三角嵴銳而凸。從舌尖通向牙合中央的三角嵴較圓突。兩三角嵴在牙合中央交匯形成近遠中向的中央溝。近中邊緣嵴和遠中邊緣嵴。中央凹下為中央窩,中央窩中有近、遠中點隙,往兩側(cè)遠中至近中邊緣嵴有近、遠中溝,兩點隙之見為中央溝。近中溝跨過近中邊緣嵴至近中面(圖6)。

鄰面:呈梯形四邊形。頸部頰舌徑寬于牙合緣頰舌徑??邕^近中邊緣嵴上的近中溝延至鄰面1/3的近中面。近中鄰面近頸部有明顯凹陷,遠中鄰面較平突。接觸后偏頰側(cè)近牙合緣處。

6.jpg

圖6 右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合面

二、實驗內(nèi)容:

1.涂布分離劑。

2.軸面形態(tài)的雕塑。

3.雕塑牙合面形態(tài)

4.精修完成蠟型


三、目的要求:

1.通過右上頜第一前磨牙滴蠟塑形,進一步掌握右上頜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形態(tài)。

2.熟悉上頜第一前磨牙滴蠟塑形的方法和步驟。

3.熟悉嵌體蠟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熟悉各類塑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實驗器材:

右上頜第一前磨牙牙體已預備完成的石膏牙模型一副、紅蠟片、嵌體蠟、紅藍鉛筆、酒精燈、雕刻刀、蠟成型器、蠟勺、酒精、蠟型分離劑、酒精噴燈、棉花、手術(shù)刀片等。


五、滴蠟塑形右上頜第一前磨牙步驟:

1.檢查工作模畫咬合標志線:

確定工作模的完整性后,取牙尖交錯位。用紅藍鉛筆分別在上下頜石膏模型的中線、尖牙。第二磨牙處畫咬合標志線。以便在操作過程中隨時檢查咬合關(guān)系。磨牙雕塑用牙合架定牙合關(guān)系較正確。

2.牙體預備:

a.牙合面預備:用鉛筆在離右上第一前磨牙牙合面1.5~2mm處畫一條標志線,用雕刻刀沿標志線去除石膏牙體組織。

b.鄰面預備:自牙合面向齦端方向去除牙體組織約1.9~2.3mm,4個鄰面軸壁方向相互平行或向切端聚合2°~5°。

c.唇面預備:均勻刻去唇面1.2~1.5mm石膏牙體組織

d.舌面預備:沿舌面解剖外型均勻均勻刻去唇面1.2~1.5mm石膏牙體組織。

e.肩臺預備:用雕刻刀往齦下0.5毫米處將唇、鄰、舌面牙頸部預備成寬度約1mm的90°肩臺。

3.涂布蠟型分離劑:

在已經(jīng)進行牙體預備的右上頜第一前磨牙的各面、鄰牙的鄰接面及對牙合牙的牙合面上均勻地涂布蠟型分離劑。

4.用浸蠟法或加蠟法在已牙備的右上頜第一前磨牙上添加0.3~0.5毫米的內(nèi)層基底蠟。

a.先在牙合面堆出牙尖:  在所定的牙尖位置處,用專用蠟直立法分別堆出頰尖和舌尖,形成類似圓錐體形。用對牙合模調(diào)整頜間距離,使蠟型平衡和接觸(圖7)。

7.jpg

圖7 滴塑出錐體形牙尖

b.加出三角嵴: 頰舌面軸嵴:分別從頰、舌尖頂端到中央發(fā)育溝形成頰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注意兩個三角嵴的高度、方向和解剖形態(tài),分別加出頰側(cè)和舌側(cè)的軸嵴。注意與牙齒長軸平行度。分別從頰、舌尖頂端向近、遠中斜加蠟嵴形成近、遠中牙尖嵴(圖8、圖9)。

c.加出邊緣嵴:在所確定的位置上分別加蠟嵴。根據(jù)解剖形態(tài)修整蠟嵴,完成牙合面外形和鄰接外形。形成近、遠中邊緣嵴(圖10)。

d.窩溝的形成:用滴蠟法加熱蘸上適量專用蠟,滴流到窩溝正確位置。有中央部分形成下凹壯窩。即中央窩。窩中深處為中央溝,中央溝向近中、遠中有近中溝、遠中溝。溝的近、遠中有點間隙(圖11)。

8.jpg

圖8  滴塑出三角嵴、頰舌軸面嵴

9.jpg

圖9  滴塑出近遠中牙尖嵴

10.jpg

圖10  滴塑出邊緣嵴

11.jpg

圖11  形成窩與溝

e.完成蠟型: 用專用蠟根據(jù)頰面、舌面、近中面、遠中面的解剖特征, 參照同名牙完成外形雕刻。

f.修整頸緣: 用蠟刀沿牙冠頸緣將已經(jīng)形成蠟形頸部的蠟切去1毫米左右。再重新加蠟液充滿頸部。并延長0.5~1mm 。待蠟冷卻后用蠟刀去掉多余部分并整體修整合適。


六、注意事項:

1.堆塑牙合面解剖外形時,注意微熱雕刀,注意手的支點,用刀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以免在修形時造成蠟型移動、變形、脫落。

2.滴蠟器或蠟刀的溫度不可過高。從模型上取下蠟型時不可用力過大以防止蠟型變形。

3.在紙板上反復練習用蠟堆塑的方法,形成牙尖、三角嵴、邊緣嵴的步驟。熟練后再在石膏牙模型上操作。

4.牙合面形態(tài)雕塑完成后應(yīng)注意近中窩和遠中窩的深淺有差異。    

5.取出蠟型時,注意取出時要順戴入道相反方向,以避免折斷。

6.蠟牙冠完成后用酒精噴燈吹光時,火焰不能太靠近蠟牙冠否則將會因為過高的溫度而導致蠟牙冠的融化。

7.完成后的牙冠形態(tài)應(yīng)與前后鄰牙、對側(cè)同名牙相協(xié)調(diào),與對牙合牙無咬合高點。


七、思考題:

1.簡述上頜第一前磨牙的牙體特征。

2.比較上頜第一前磨牙與其他后牙的牙體特征的區(qū)別。


實驗三  滴蠟法塑形右上頜第一磨牙

一、右上頜第一磨牙的基本特征:

頰面:外形成梯形。牙冠的近、遠中徑大于頜徑。近中緣較長、直。遠中緣較短而突。近中頰尖較寬于遠中頰尖,近中頰突的軸嵴較遠中頰突的軸嵴突出。在兩頰軸嵴兩側(cè)各有兩個光滑的傾斜面,頰近、遠中中央之間的兩傾斜面交界處有一條來自頜面的頰溝,約至牙冠頜1/3~1/2處,末端有點隙:頰、頸嵴較突,外形高點在頰1/3處。

舌面:外形類似頰面,但較圓突。顯示有三牙尖,其近中舌尖明顯大于遠中舌尖,約占舌面2/3,近、遠中舌尖間有一來自頜面的遠中舌溝,此溝延伸到牙冠舌面中部。端點無點隙。第五牙尖只是一個附在近中舌尖舌側(cè)的結(jié)節(jié),它與正中舌尖之間有一新月發(fā)育溝,外面高點在舌面中1/3處,頸曲線曲度較平。

鄰面:呈四邊形,近中面較寬平,頰緣直,舌緣圓突接觸區(qū)在頜1/3偏頰。遠中面較小而圓突,近牙頸略凹下陷,接觸面在頜1/3處的中1/3處。

牙合面:呈斜方形, 結(jié)構(gòu)復雜,如峰谷起伏,溝嵴錯綜。一般有四個牙尖,即近中頰尖、遠中頰尖、近中舌尖和遠中舌尖。頰側(cè)牙尖較銳,舌側(cè)牙尖較鈍,近中頰尖略大于遠中頰尖, 近中舌尖最大,遠中舌尖最小。每一牙尖均有四個斜面,即頰尖的頰斜面、頰尖的舌斜面、舌尖的頰斜面、舌尖的舌斜面。每一牙尖均有一個三角嵴,近中頰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頂斜向舌側(cè)遠中至牙合面中央,遠中頰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頂斜向舌側(cè)近中至牙合面中央,近中舌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頂斜向頰側(cè)遠中至牙合面中央,遠中舌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頂斜向頰側(cè)近中至牙合面中央。遠中頰尖三角嵴與近中舌尖三角嵴在咬合面中央相連, 形成斜嵴, 斜嵴為上頜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牙合面的四邊為四條邊緣嵴圍成,即頰牙合邊緣嵴、舌牙合邊緣嵴、近牙合邊緣嵴和遠牙合邊緣嵴。近牙合邊緣嵴短而直,遠牙合邊緣嵴稍長。近中頰牙合 角與遠中舌牙合角為銳角;遠中頰牙合角與近中舌牙合角為鈍角。咬合面中央凹陷成窩,由斜嵴將牙合面分為近中窩和遠中窩,近中窩較大,約占牙合面的2/3,又稱中央窩,窩內(nèi)有中央點隙;遠中窩較小,約占牙合面的1/3。頰溝從中央點隙伸向頰側(cè),在二頰尖之間經(jīng)頰牙合邊緣嵴至頰面; 近中溝從中央點隙伸向近中,止于近牙合邊緣嵴之內(nèi);遠中舌溝一端至遠中邊緣嵴內(nèi),另一端經(jīng)二舌尖之間越過舌牙合邊緣嵴至舌面(圖12)。

12.jpg

圖12 右上頜第一磨牙牙合面

二、實驗內(nèi)容:

1.涂布分離劑。

2.軸面形態(tài)的雕塑。

3.雕塑牙合面形態(tài)

4.精修完成蠟型


三、目的要求:

1.通過右上頜第一磨牙滴蠟塑形,同時進一步掌握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態(tài)。

2.熟悉磨牙冠滴蠟塑形的方法,

3.掌握各種蠟型材料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4.掌握各類塑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實驗器材:

右上頜第一磨牙牙體已預備完成的石膏牙模型一副、紅蠟片、嵌體蠟、紅藍鉛筆、酒精燈、雕刻刀、蠟成型器、蠟勺、酒精、蠟型分離劑、酒精噴燈、棉花、手術(shù)刀片等。


五、滴蠟塑型右上頜第一磨牙步驟:

1.檢查工作模,并畫咬合標志線:

在確定工作模的完整后,取牙尖交錯位,用紅藍鉛筆分別在上下頜石膏模型的中線、尖牙、第二磨牙處花咬合標志線。以便在操作過程中適時檢查咬合關(guān)系,必要時可上牙合架。

2.牙體預備:

a. 牙合面預備:用鉛筆在離右上第一磨牙牙合面1.5~2mm處畫一條標志線,用雕刻刀沿標志線去除石膏牙體組織。

b.鄰面預備:自牙合面向齦端方向去除牙體組織約1.9~2.3mm,4個鄰面軸壁方向相互平行或向切端聚合2°~5°。

c.頰面預備:均勻刻去唇面1.2~1.5mm石膏牙體組織

d.舌面預備:沿舌面解剖外型均勻均勻刻去唇面1.2~1.5mm石膏牙體組織。

e.肩臺預備:用雕刻刀往齦下0.5mm處將頰、鄰、舌面牙頸部預備成寬度約1mm的90°肩臺。

3.涂布封閉硬化劑與分離劑:

在已進行牙體預備的右上頜第一磨牙上涂布封閉硬化劑和蠟型分離劑,對牙合牙和鄰牙也應(yīng)該進行涂布。

4.滴蠟塑形:

a.把已牙備的代模用浸蠟法或用滴蠟法均勻地加蠟,形成內(nèi)層蠟冠,通常厚度約為0.3~0.5mm 。然后采用嵌體蠟從頰軸線角、舌軸線角、近遠中邊緣嵴添加蠟,然后形成軸面和鄰面,以達到恢復與鄰牙協(xié)調(diào)的外形突度和鄰接關(guān)系,修整外形及頸緣。要求頰面的外形高點在頸1/3處,舌面的外形高點在中1/3處。并確定牙尖、邊緣嵴、三角嵴的位置。(圖13)

13.jpg

圖13  確定牙尖、邊緣嵴、三角嵴位置

b.在已確定的牙尖位置上,用專用蠟直立法堆高牙尖,形似圓錐體,分別按近中頰尖、遠中頰尖、近中舌尖、遠中舌尖滴堆,堆完后用對牙合模型確定咬合高度與平衡性。添加或修整多余部分完成牙尖的形態(tài)(圖14)。

14.jpg

圖14  滴塑牙尖

c.邊緣嵴的形成類似雙尖牙的形成方法,沿所確定的邊緣嵴的位置,從近中頰尖的近中邊緣嵴開始,按近中邊緣、舌側(cè)邊緣、遠中邊緣、遠中頰側(cè)邊緣加蠟,再參考同名牙邊緣嵴特點修正完成其外形(圖15)。

15.jpg

圖15加出邊緣嵴、三角嵴和斜嵴

d.加出三角嵴:按同名牙頰尖三角嵴的高度、方向和解剖外形,結(jié)合已形成的牙尖、邊緣嵴,從尖頂開始沿三角嵴方向和位置向窩的方向滴蠟,形成三角嵴。添加或修整多余部分。完成三角嵴和斜嵴的形態(tài)(圖16)。

e.窩和溝的形成:用加熱的滴蠟蘸少量專用蠟。使其緩緩滴流到窩、溝的正確位置。形成近中窩和遠中窩,參照同名牙窩、溝的方向,修整完成頰溝、遠舌溝、近中溝和遠中溝的外形完成溝的雕塑(圖17)。

16.jpg

圖16  形成窩與溝

f.完成外型:采用專用蠟參照同名牙的形態(tài)特點,完成各面的外形雕刻。完全符合該牙的解剖特點。

g.頸緣修整:將蠟型邊緣2mm用手術(shù)刀削去,然后用邊緣蠟重新恢復邊緣外形,同時可以用手指加壓。取出檢查其是否完整,有無裂紋以及缺損,如有,將蠟型定為后軟化修整。取出后鄰面接觸點區(qū)追加少量蠟。

h.修整完成:參照對側(cè)同名牙的形態(tài)特點,反復檢查修整,使之完全符合該牙的解剖特點,并與對牙合石膏模型的咬合關(guān)系緊密,無咬合高點,近遠中鄰接點位置正確。取出蠟形檢查各面是否光滑、是否與牙體組織密合。最后完成各面的外形雕刻,并吹光(圖17)。

17.jpg

圖6-1-17  修整完成


六、注意事項:

1.堆塑牙合面解剖外形時,注意微熱雕刀,注意手的支點,用刀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以免在修形時造成蠟型移動、變形、脫落。

2.牙合面形態(tài)雕塑完成后應(yīng)注意近中窩和遠中窩的深淺有差異。    

3.取出蠟型時,注意取出時要順戴入道相反方向,以避免折斷。

4.蠟牙冠完成后用酒精噴燈吹光時,火焰不能太靠近蠟牙冠否則將會因為過高的溫度而導致蠟牙冠的融化。

5.完成后的牙冠形態(tài)應(yīng)與前后鄰牙、對側(cè)同名牙相協(xié)調(diào),與對牙合牙無咬合高點。


七、思考題:

1.上頜第一磨牙牙合面的斜嵴該如何塑形?應(yīng)注意哪些?

2.簡述上頜第一磨牙牙合面四個牙尖的大小順序。  

                    

實驗四  滴蠟法塑形左下頜第一磨牙

一、右下頜第一磨牙的基本特征:

頰面:呈梯形, 牙合緣長于頸緣, 近中緣直, 遠中緣突。頰面可見三個牙尖 , 即近中頰尖、遠中頰尖和遠中尖。有頰溝和遠中頰溝通過牙尖之間, 頰溝的末端形成點隙。近中頰尖與遠中頰尖的頰軸嵴與頰溝平行,遠中尖的頰軸嵴不明顯。頰頸嵴與頸緣平行,外形高點在頸1/3處。

舌面:呈梯形,小于頰面且光滑圓突。牙合緣可見近中舌尖和遠中舌尖,有舌溝從兩舌尖之間通過。無明顯軸嵴,外形高點在中 1/3 處。

鄰面:呈四邊形,近中面的頰頸角及舌牙合角為銳角,近中接觸區(qū)在近牙合緣偏頰側(cè),遠中接觸區(qū)在靠近牙合緣中 1/3 處,牙冠傾向舌側(cè),頰尖低于舌尖。

牙合面:呈長方形,近遠中徑大于頰舌徑,形態(tài)復雜。一般可見五個牙尖,即近中頰尖、遠中頰尖、近中舌尖、遠中舌尖和遠中尖。頰側(cè)牙尖短而圓,舌側(cè)牙尖長而銳,遠中尖最小位于頰面與遠中面交界處。每一牙尖均有四個斜面,即頰尖的頰斜面、頰尖的舌斜面、舌尖的頰斜面、舌尖的舌斜面,牙合面五條牙尖三角嵴從牙尖頂伸向中央窩,其中以遠中頰尖三角嵴最長,遠中尖三角嵴最短。頰牙合邊緣嵴長于舌牙合邊緣嵴,近牙合邊緣嵴較長而直,遠牙合 邊緣嵴較短而突。中央窩位于牙合面二近中牙尖三角嵴的遠側(cè)及遠牙合 邊緣嵴近側(cè),窩內(nèi)有中央點隙;近中窩位于近牙合邊緣嵴內(nèi)側(cè),窩內(nèi)有近中點隙。頰溝由中央點隙伸向頰側(cè),經(jīng)近中頰尖和遠中頰尖之間至頰面;舌溝由中央點隙伸向舌側(cè),經(jīng)近中舌尖和遠中舌尖之間至舌面;近中溝由中央點隙伸向近中,止于近牙合邊緣嵴之內(nèi);遠中溝由中央點隙伸向遠中,止于遠牙合邊緣嵴之內(nèi);遠頰溝位于遠中頰尖與遠中尖之間,從遠中溝上分出,向遠頰方向到頰面(圖18)。

18.jpg

圖18  右下頜第一磨牙牙合面

二、實驗內(nèi)容:

1.涂布分離劑。

2.軸面形態(tài)的雕塑。

3.雕塑牙合面形態(tài)

4.精修完成蠟型


三、目的要求:

1.通過左下頜第一磨牙牙冠的滴蠟塑形,進一步掌握下頜第一磨牙牙冠的基本形態(tài)。

2.掌握下頜第一磨牙牙冠滴蠟塑形的步驟和方法。

3.熟悉各類蠟型材料的性能、使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4.掌握各類塑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實驗器材:

左下頜第一磨牙牙體已預備完成的石膏牙模型一副、紅蠟片、嵌體蠟、紅藍鉛筆、酒精燈、雕刻刀、蠟成型器、蠟勺、酒精、蠟型分離劑、酒精噴燈、手術(shù)刀片等。


五、滴蠟塑形右下頜第一磨牙的步驟:

1. 檢查工作模,并畫咬合標志線:

在確定工作模的完整后,取牙尖交錯位,用紅藍鉛筆分別在上下頜石膏模型的中線、尖牙、第二磨牙處花咬合標志線。以便在操作過程中適時檢查咬合關(guān)系,必要時可上牙合架。

2. 牙體預備:

a. 牙合面預備:用鉛筆在離右下第一磨牙牙合面1.5~2mm處畫一條標志線,用雕刻刀沿標志線去除石膏牙體組織。

b.鄰面預備:自牙合面向齦端方向去除牙體組織約1.9~2.3mm,4個鄰面軸壁方向相互平行或向切端聚合2°~5°。

c.頰面預備:均勻刻去唇面1.2~1.5mm石膏牙體組織。

d.舌面預備:沿舌面解剖外型均勻均勻刻去唇面1.2~1.5mm石膏牙體組織。

e.肩臺預備:用雕刻刀往齦下0.5mm處將頰、鄰、舌面牙頸部預備成寬度約1mm的90°肩臺。

3. 涂布封閉硬化劑與分離劑:

在已進行牙體預備的右上頜第一磨牙上涂布封閉硬化劑和蠟型分離劑,對牙合牙和鄰牙也應(yīng)該進行涂布。

4. 滴蠟塑形

a.形成軸面:先用基底蠟形成約0.3~0.5mm的內(nèi)層,然后采用嵌體蠟從頰軸線角、舌軸線角、近遠中邊緣嵴添加蠟,然后形成軸面和鄰面,以達到恢復與鄰牙協(xié)調(diào)的外形突度和鄰接關(guān)系,修整外形及頸緣。要求頰面的外形高點在頸1/3處,舌面的外形高點在中1/3處。

b.滴塑牙尖:在該牙所對應(yīng)的牙尖位置處,用嵌體蠟直立堆高牙尖,其形狀似圓錐體狀形。堆尖的順序是近中頰尖→  遠中頰尖→  遠中尖→  近中舌尖 →  遠中舌尖。滴塑完后,檢查位置、高度和牙尖大小是否合適,添加或修支多余的部分,形成牙尖形態(tài),形成后的頰側(cè)牙尖圓鈍而低矮,舌側(cè)牙尖尖銳而高長。

c.加出邊緣嵴:在所定邊緣嵴位置上,由近中邊緣→舌側(cè)邊緣→遠中邊緣→遠中頰側(cè)邊緣,最終與起點匯合,參照對側(cè)的同名牙邊緣嵴形態(tài)修整完成外形。

d.加出三角嵴參照對側(cè)同名牙頰尖三角嵴的高度、方向和解剖外形,結(jié)合已形成的牙尖、邊緣嵴,從牙尖頂開始沿所定三角嵴方向位置向窩的方向加蠟,形成三角嵴,添加或修去多余部分,完成三角嵴和斜嵴的形態(tài)。

e.窩和溝的形成:用燒熱的小雕刻器蘸微量紅色熔蠟,讓其緩流到窩、溝的正確位置上,形成近中窩和遠中窩,參照對側(cè)同名牙窩及溝的走行方向,修整完成頰溝、舌溝、近中溝和遠中溝的外形。注意雕刻完成后的窩的大小和深淺的差異。

f.修整頸緣:將蠟型邊緣2mm用手術(shù)刀削去,然后用邊緣蠟重新恢復邊緣外形,同時可以用手指加壓。取出檢查其是否完整,有無裂紋及缺損,如有,將蠟型定位后軟化修整。取出后鄰面接觸點區(qū)追加少量蠟。

g.修整完成:參照對側(cè)同名牙的形態(tài)特點,反復檢查修整,使之完全符合該牙的解剖特點,并與對頜石膏模型的咬合關(guān)系緊密,無咬合高點,近遠中鄰接點位置正確。取出蠟型檢查各面是否光滑、是否與牙體組織密合。最后完成各面的外形雕刻,并吹光。


六、注意事項:

1.堆塑牙合面解剖外形時,注意微熱雕刀,注意手的支點,用刀的方向和力的大 小,以免在修形時造成蠟型移動、變形、脫落。

2.牙合面形態(tài)雕塑完成后應(yīng)注意中央窩和遠中窩的深淺有差異。    

3.取出蠟型時,注意取出時要順戴入道相反方向,以避免折斷。

4. 蠟牙冠完成后用酒精噴燈吹光時,火焰不能太靠近蠟牙冠否則將會因為過高 的溫度而導致蠟牙冠的融化。

5.完成后的牙冠形態(tài)應(yīng)與前后鄰牙、對側(cè)同名牙相協(xié)調(diào),與對牙合牙無咬合高點。


七、思考題:

1.牙合面塑形中應(yīng)注意的事項。

2.如何確定每個牙尖的大小和位置?


來源: 高端口腔社群

推薦產(chǎn)品

宇森口外噴砂槍CA-1
宇森口外噴砂槍CA-1
宇森口外噴砂槍CA-1
DMG預防產(chǎn)品/氟拋光膏
DMG預防產(chǎn)品/氟拋光膏
DMG臨時冠/雙固化
DMG臨時冠/雙固化
DMG臨時冠

熱銷產(chǎn)品推薦

相關(guān)流程步驟方法

最新資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