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體頰側小范圍的裂隙型骨缺損:使用GBR技術和使其自然愈合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前言
以修復為導向是當今種植治療的基本原則,當種植體植入修復所需的正確位置時,發(fā)生骨裂隙的可能性更大。GBR技術可修正這一問題,但是GBR也存在諸如治療和愈合時間延長等多種不利影響。當骨裂隙<5mm時骨缺損能否自然愈合?自然愈合和GBR技術的臨床及影像學結果是否存在差異?學牙網為各位學友準備了一篇由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院種植科王斌醫(yī)生摘譯、滿毅主任校審的高水平臨床研究文章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堅持一線臨床的你、堅持學習姿態(tài)不懈努力的你借助學牙網的分享力量,多多投稿,一展風采,攜手前行。
選文背景
修復指導的種植體植入的概念廣為傳播,因為它可為修復提供有利的條件。當種植體植入于修復所需的正確位置時,發(fā)生骨裂隙的可能性更大。這些骨裂隙可以用屏障膜和骨替代材料通過引導骨再生技術(GBR)被成功地治療。然而,GBR應用于后牙區(qū)較小的骨裂隙(<5mm)的優(yōu)點尚未被文獻記錄。僅有的文獻并小的骨裂隙對植體周圍黏膜的影響。在口腔衛(wèi)生不佳的患者,種植體粗糙面暴露可導致菌斑堆積。生物膜的形成可導致種植體周圍黏膜炎,或最終導致種植體周圍炎,發(fā)生骨吸收。這些由粗糙面暴露導致的后果可以通過應用GBR于小的骨裂隙而避免。然而,GBR也有其副作用:治療和愈合時間延長、治療費用增加、患者并發(fā)癥增加,如水腫和感染風險。
該實驗的目的是檢驗讓小的骨裂隙(<5mm)自然愈合和用GBR(利用脫蛋白的小牛骨骨鹽(DBBM)和膠原膜)治療的臨床、影像學結果是否一致。
文章關鍵詞
骨替代材料、牙科種植體、移植材料、引導骨再生、屏障膜、屏障膜、RCT
材料和方法
患者選擇:
上頜或下頜后牙區(qū);身體健康;吸煙控制(其中18人不吸煙,2人吸煙<10支/天,2人吸煙10-20支/天);能夠獲取初期穩(wěn)定性;垂直缺損小于5mm。
外科程序:
◇種植體在拔牙后6周至6個月之間,或6個月以后植入;患者術前接受抗生素;
◇牙槽嵴頂切口,按需作減張切口,翻黏骨膜瓣;
◇植入CAMLOG SCREW-LINE implant種植體 (Camlog Biotechnologies AG, Basel, Switzerland);
◇種植體植入后立刻手測種植體的穩(wěn)定性,合格的患者在種植體植入后用牙周探針(calibrated periodontal probe)測量缺損的大?。▓D1),排除>5mm或無缺損的患者。
圖1. 種植體植入后骨裂隙的測量
(a) 垂直骨缺損高度; (b)骨內缺損高度; (c)骨缺損寬度; (d)骨缺損深度
隨機分組:
自然愈合組(Spontaneous healing,SH):骨缺損不作任何治療讓其自然愈合。暴露的種植體不作治療。
GBR組:骨缺損用DBBM(BioOss Spongiosa Granules, particle size 0.25–1.0 mm; Geistlich Pharma AG, Wolhusen, Switzerland)材料充填,但不過度充填,用膠原膜(BioGide membrane; Geis-tlich Pharma AG)覆蓋移植材料和種植體。
再切開手術:
6個月后行再切開手術以評估自然愈合和GBR治療的結果。翻黏骨膜瓣以精準評估。再次測量與基線(baseline)時同樣的數據(主要參數)。
修復重建:
再切開術后、軟組織愈合至少1周后取印模。制作單冠(1例為固定局部義齒),用粘接或螺絲固位。
復診檢查:
患者被納入長18個月的維護保健計劃,測評戴牙后3、6、12、18個月時的臨床和X線情況。
臨床測量:
在每個時間節(jié)點,測量以下參數:
◇種植體存留情況
◇菌斑指數(Silness & Loe 1964),測量每個種植體的4個面
◇探診深度:測量每個種植體的6個位點。牙周探針為UNC-15(事先校準),測量時使用0.2–0.3N的力。
◇齦溝出血指數(Muhlemann & Son 1971):測量每個種植體的4個面
◇黏膜水平:測量每個種植體的6個位點的黏膜邊緣至種植體光滑/粗糙面邊緣的距離
◇X線測量
口內X線拍攝采用長錐術平行投照技術,中心射線對準牙槽嵴頂(Hawe持片器,Kerrhawe SA, Bioggio, Switzerland)。用掃描儀數字化處理圖像,分辨率為1200 dpi。
結果
患者:
共入選22名患者,植入28顆種植體。其中SH組中12名患者共15顆種植體,4男8女,75%(9人)不吸煙,平均年齡56歲(40-74歲)。GBR組10名患者共13顆種植體,6男4女,90%(9人)不吸煙,平均56歲(35-75歲)。
外科和再切開程序:
種植體位置和特征:
根據局部解剖結構和修復需要,種植體長度和直徑分別從9-13mm和3.8-5mm不等。
種植體分布如表1:
表1. 種植體分布 FDI 標準
所有種植體都獲得初期穩(wěn)定性。兩個處理組具有同質性。SH組平均垂直缺損高度為3.25±1.18mm,GBR組為3.64±1.37mm,兩者無顯著差異性(圖6a,b,c;圖7a,b)。未侵犯周圍解剖結構。
愈合期,軟組織并發(fā)癥
在6個月的黏膜下愈合期內,兩組均無嚴重的局部、系統(tǒng)性不良反應。
在SH組,有兩例局部感染發(fā)生(分別在2.5周和3個月時),均作局部消毒處理(0.2%氯己定沖洗),3周后均痊愈。有一例發(fā)生覆蓋螺絲部分暴露,未作處置,直到再切開手術。在再切開手術時,在46的種植體位點發(fā)現X線透射區(qū)和感染。3周后,在取模/戴基臺時,齦溝發(fā)生滲出,發(fā)現有種植體周圍炎。氯己定沖洗3周。戴最終修復體時,未發(fā)現感染的臨床征象,但種植體周圍的透射區(qū)仍存在。
在GBR組,兩個種植位點發(fā)生膠原膜的局部暴露(分別發(fā)生于1周和2周后),用氯己定局部處理。兩者均愈合且被完好的軟組織覆蓋。一例在1周后發(fā)生感染,一例在12周后發(fā)生覆蓋螺絲部分暴露。所有并發(fā)癥全部恢復,除了覆蓋螺絲暴露那一例,該暴露一直持續(xù)到6個月后再切開手術時。
再切開手術時骨測量
愈合6個月后行再切開手術,所有種植體穩(wěn)定,種植體存留率100%。根據圖1a,b的測量結果見表2。
表2. 種植體植入時到 6 個月后的骨變化
在SH組,12個位點中的5個(41.66%)在一期和二期手術之間表現為垂直骨吸收;3個(25%)位點表現穩(wěn)定;4個(33.33%)位點表現為自發(fā)性骨增加。垂直骨缺損高度變化平均為-0.17±1.79mm(最小-4mm,最大2.5mm),表現出輕度的骨吸收
在GBR組,10個位點中的2個(20%)再種植體植入6個月后表現為垂直骨吸收。其它位點(80%)表現為骨再生,骨缺損高度降低。平均骨垂直高度增加1.79±2.24mm(最小-2.5mm,最大5mm)。
SH和GBR組間的骨缺損垂直高度(A)變化有顯著性差異(P=0.017,U檢驗),GBR組的結果有利。
骨內缺損高度(B)、缺損寬度(C)、缺損深度(D)的變化在組間無顯著差異。
修復重建
共修復24個單冠和2個固定橋。除一個金單冠外,其余全部為金屬烤瓷冠。57.1%為螺絲固位,42.9%為粘接固位。
復診檢查
種植體和冠的存留率
種植體和冠的存留率在18個月后為100%,未表現有嚴重的生物學或修復學并發(fā)癥。在SH組,發(fā)生兩例崩瓷(分別發(fā)生于負載后6和12個月),均作拋光處理。在GBR組,一個粘接固位的冠在粘接1個月后松動,行再次粘接。一個螺絲固位的冠在戴牙18個月后發(fā)生螺絲松動。
袋內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菌斑指數測量結果
這些參數在戴牙時和3、6、12、18個月后測量,顯示種植體周圍組織健康,各參數在兩組間基本無顯著差異性(圖2-4)。除了近中舌(腭)的袋內探診深度(P=0.03)。
圖2. 探診深度:所有檢測位點的均值
圖3. 齦溝出血指數:所有檢測位點的均值
圖4. 菌斑指數:所有檢測位點的均值
黏膜水平:
18個月后,SH組的平均邊緣黏膜水平在種植體粗糙面/光滑邊緣上方3.33±1.09mm;GBR組在種植體粗糙面/光滑邊緣上方3.07±1.43mm。組間無顯著差異(圖5)。另外,從再切開手術到術后18個月時,黏膜水平總體表現為增加,組間無顯著差異(圖6d和7c)。
圖5. 黏膜水平:所有檢測位點的均值
X線評估
X線顯示所有種植體均直接與骨接觸,表現為骨結合。戴牙18個月后種植體近、遠中垂直骨水平變化在SH組平均為-0.39±0.49mm,在GBR組平均為0.02±0.48mm(圖6e和7d)。
圖6.GBR組的病例 a, 在26的種植體植入時的初始骨缺損;b,用DBBM行骨增量;c,種植體植入6個月后再切開時的臨床發(fā)現;d,18個月復診時臨床發(fā)現;e,18個月時復診X線片
圖7.SH組病例 a, 在26的種植體植入時的初始骨缺損;b, 種植體植入6個月后再切開時的臨床發(fā)現;c, 18個月復診時臨床發(fā)現;d, 18個月時復診X線片
結論
讓小的骨裂隙自然愈合表現為種植體高存留率和軟組織健康、穩(wěn)定。然而,在種植體植入后的前6個月表現為更多的頰側垂直骨吸收??紤]到該研究的局限性,GBR可提高有頰側骨裂隙的種植體的頰側骨穩(wěn)定性。
討論
該隨機、對照臨床研究證明戴牙18個月后種植體和冠的高存留率。所有軟組織參數表明種植體周圍組織健康,實驗組和對照組間無顯著差異。SH組在種植體植入6個月后表現為顯著較多的頰側骨吸收,和在戴牙到18個月復診期間的稍微較多的邊緣骨吸收。
該RCT中18個月后的種植體存留率為100%,與其位點的頰側種植體表面暴露是用GBR治療還是讓其自然愈合無關。該研究中的種植體存留率與先前的系統(tǒng)綜述相符或稍高(5年存留率97.2%,Jung et al. 2009)。但該實驗研究周期較短,且需進一步對樣本總體的評估。
該實驗中GBR組的垂直骨增加量為1.79±2.24mm,相比于先前使用同樣的材料的研究所報道的5.63mm較低(Jung et al. 2009)。可能的解釋是初始骨缺損本來就只有3.64±1.37mm。因為種植體有1.4mm的光滑頸部,實際垂直骨缺損高度大約只有2.2mm。在該實驗的GBR組中,10個位點中有2個在種植體植入后到再切開期間發(fā)生了垂直骨吸收,且這兩個位點表現為最小的骨缺損(1.5-2mm)。
該研究提出了問題:在小的骨裂隙缺損中應用GBR是否為必須的?這一問題高度影響臨床實踐?;谠撗芯坑邢薜幕颊邤担诓怀^5mm的骨缺損中是否行GBR對種植體的存留率和軟組織的穩(wěn)定性無影響。在先前的一項對即刻種植體的回顧性研究中在7年后用CBCT對頰側的骨和軟組織進行評估(Benic et al. 2012)。結果顯示30%的種植體在頰側無X線可探測到的骨。盡管如此,這些種植體周圍軟組織情況健康,其齦緣相比于有頰側骨的位點的齦緣僅較為根方1mm?;谶@項臨床試驗和該研究,可推測軟組織的穩(wěn)定不必需要種植體完全被骨覆蓋。
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樣本較?。▋H22名患者)、僅包括前磨牙和磨牙、未使用有個性化牙墊的持片器、在再切開手術時無法確定礦化組織確切的量,因為未作組織學評估。需要時間更長、樣本量更大的進一步的實驗以仔細評估骨和軟組織。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穩(wěn)定性可能在更長的負載時間后有所減少。
原文
Jung, R. E., Herzog, M., Wolleb, K., Ramel, C. F., Thoma, D. S., & H?mmerle, C. H. F. (2016).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small buccal dehiscence defects around dental implants treated with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or left for spontaneous healing.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來源:學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