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yī)患溝通】醫(yī)生最不該說的10句話
1989年,世界醫(yī)學教育聯(lián)合會《福岡宣言》指出:“所有醫(yī)生都必須學會交流和人際關系的技能。缺少共鳴(同情)應該看作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的表現(xiàn)。”據(jù)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統(tǒng)計,90%以上的醫(yī)患糾紛實際上是由溝通不當造成,其中一個突出的現(xiàn)象就是醫(yī)生們“不會說話”?;颊咦畈幌肼犪t(yī)生的10句話1、你是醫(yī)生還是我是醫(yī)生。(不接受患者的傾述,讓患者感到無助。)2、跟你說了你也不懂,按照我說的做就行了。(認為患者不懂醫(yī),不聽患者講述。)3、想治的話,就回去準備錢吧。(沒有人情味,直接說到費
-
-
直接蓋髓,鑄瓷全貼面微創(chuàng)再修復病例
來源于kq88口腔醫(yī)學網(wǎng)
-
-
兒童哪些不良習慣會導致錯牙合畸形?
(1)吮指:兒童吮指不良習慣會成上切牙前突、下切牙內傾、前牙開牙合等錯牙合畸形。吮指習慣可導致前牙出現(xiàn)空隙,繼而產生不良舌習慣,形成開牙合。(2)吐舌習慣:多發(fā)生在替牙期,前牙齲齒未及時進行治療,患兒養(yǎng)成用舌尖去添松動乳牙或剛萌出恒牙的不良習慣,由于舌尖伸在上下牙齒之間,導致牙齒咬合接觸關系異常,前牙呈現(xiàn)開牙合狀。(3)咬唇習慣:咬下唇使上前牙唇向移動,下前牙舌向傾斜,嚴重病例可引起下牙弓的塌陷。而要上唇,易引發(fā)下前牙唇側移動,而上頜前牙舌向傾斜,形成上下前牙的反牙合關系。(4)口呼吸:張口呼吸破壞了口腔、鼻腔的正
-
-
下頜磨牙區(qū)植入種植體造成舌側穿孔
問題和討論來自于外院的下頜左側種植病例,術前X線片診斷嵴頂距下頜神經(jīng)管骨量充分,一次手術方法植入種植體,第2天頦孔區(qū)有輕微感覺異常,手術醫(yī)生了解后只是讓隨診觀察,但4個月后癥狀沒有改善,來我院要求進一步檢查。處理方法利用曲面斷層及CBCT檢查埋入部位情況,雖未出現(xiàn)與主訴相關的神經(jīng)損傷,但無意中卻發(fā)現(xiàn)了種植體的舌側穿孔(圖1、圖2)。圖1 術后的曲面斷層影像。圖2 術后的CBCT影像。雖不能確定是裂鉆備洞還是植入種植體所造成的穿孔,但從4個月的病情的發(fā)展看,考慮可能是術中的舌下動脈損傷導致口底軟組織內出血而造成的感覺
-
-
臨床診斷與頭影測量分析
口腔正畸學是一門研究錯牙合畸形的口腔學科。正畸的治療對象涉及兒童及青少年,近年來成人正畸患者也逐年遞增。錯牙合畸形是指異于正常的咬合情況,而并非是一種疾病。因此正畸治療方案的制訂及實施并不是一個二選一的決定,而是從一系列的可能方案中選擇一種最適合某一病例的方案。理想的穩(wěn)定咬合其特征是磨牙和切牙均為I類關系且牙齒排列整齊。在西方社會中,30%~40%的人的咬合可以自然發(fā)育為較為正常的牙合。影響牙合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較為重要的因素有下頜的大小,上下頜的關系,牙齒的大小、數(shù)目和形態(tài),唇的外形和習慣,舌以及口周肌肉
-
-
找牙醫(yī)就診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在大家到口腔科就診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看牙時間長、等候時間久以及觀念問題,我們遇到了很多共性問題,希望大家能夠對我們的治療以及程序有所了解。今天就對此做介紹,希望我們大家都可以做到“牙口無炎“ 。三大紀律1、張嘴,用鼻子呼吸。2、頭一定不能亂動。3、要吐口水、有疼痛不適務必先舉手示意。因為在我們看牙齒的過程中,人處于仰臥位,操作時嘴巴里經(jīng)常會有水,所以務必用鼻子呼吸,否則會引起嗆水,導致看牙的不適。八大注意因為看牙齒的過程往往需要很久時間,當疼痛時大家都會及時治療,而一旦疼痛緩解,可能由于工作
-
-
前牙3M350樹脂修復
病例某男,12歲,左上1、2右上2唇面頸三分之一和中三分之一白堊色帶狀,窩狀凹陷。近中鄰面齲,探(-)叩(-)未探及穿髓點,冷刺激輕微敏感。牙面軟垢較多。牙齦紅腫充血,觸及易出血,余未見異常。1.牙面顏色有改變,呈棕色。2.牙可見有帶狀,窩狀凹陷。3.牙面可見平行橫線。4.對稱性發(fā)生5.多發(fā)性缺損近中鄰面齲壞已達牙本質中層診斷一:12,22近中鄰面中齲二:12,21,22牙釉質發(fā)育不全三:牙齦炎治療計劃1:去腐質(預防性去除齲壞周圍的白堊色斑塊)2:排齦線排齦3:3M350樹脂充填拋光4:拋光5:口腔衛(wèi)生宣教6:醫(yī)
-
-
口腔黏膜病患者種植治療是否受影響?
德國與泰國一項聯(lián)合研究顯示,對于口腔黏膜扁平苔蘚(OLP)、舍格倫綜合征(SJS)、大皰性表皮松解癥(EB)和系統(tǒng)性硬皮病(SSC)患者,種植修復治療目前尚無循證醫(yī)學治療指南。然而,對于口腔黏膜扁平苔蘚、舍格倫綜合征、大皰性表皮松解癥和系統(tǒng)性硬皮病患者,種植體植入治療似乎沒有受到嚴格的限制或禁忌。種植體存留率與無口腔黏膜病患者的存留率相似。對于口腔黏膜健康的患者,推薦依據(jù)種植修復的治療指南進行治療。該論文2015年12月21日在線發(fā)表于于《口腔康復雜志》(J Oral Rehabil)。研究
-
-
口腔之家每日習題并附帶解析:
6、女性,66歲,全口義齒戴用3天,主訴下頜黏膜多個部位壓痛。檢查:上下頜牙列缺失,下頜牙槽嵴低平、黏膜薄,上下頜弓位置關系基本正常。下頜義齒承托區(qū)未見黏膜紅腫、潰瘍,義齒基托密合,固位好,大張口及說話時義齒不松動?;薪M織面涂壓力指示劑后在后牙(牙合)面施加垂直向力檢查未見明顯壓迫部位?!菊_答案】:【答案解析】:【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1>、可能導致黏膜壓痛的原因是A.基托邊緣過度伸展B.基托組織面在骨隆突處未緩沖C.正中關系偏斜D.前伸(牙合)干擾E.垂直距離過
-
-
衛(wèi)計委:口腔、頜面部感染治療中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版)
【治療原則】1.以局部治療為主,如清除牙石、菌斑,沖洗局部,炎癥產物引流(開髓、牙周袋引流、切開等)等,并注意口腔衛(wèi)生,抗菌治療為輔助治療。2.局部嚴重紅腫熱痛,伴有發(fā)熱等全身癥狀者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可短期口服抗菌藥物3~7天。3.必要時可局部使用抗菌藥物?!窘?jīng)驗治療】見表4-25頜面部感染頜面部感染大多是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主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腸桿菌科細菌,或消化鏈球菌、普雷沃菌、梭桿菌等厭氧菌;偶有銅綠假單胞菌等。顏面部癤、癰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應注意鑒別頜面部分枝桿菌
-
-
牙醫(yī)也應是材料專家:你知道蠟型材料的5大物理特點嗎?
蠟來源于礦物、動植物和蟲類等,其主要化學成分大部分是由碳氫化合物或高級脂肪酸與高級一元醇組成,是一類有機化合物。各種類型蠟的分子結構中,羧酸的碳原子數(shù)越多,其熔點和軟化點越高,相反則低。而醇的鏈越長,則軟韌性越大,反之則小。除此以外,蠟中尚有各種不同的游離酸及醇等,使各種蠟的物理性能有所差異,呈現(xiàn)出不同熔點、硬度、韌性、脆性、流動性與可塑性、收縮性與膨脹性、壓縮變形等。1.熔點范圍與軟化溫度蠟的熔點與金屬不同,它開始熔解的溫度和全部熔解時的溫度不一樣,后者往往要升高5~10℃,這一段溫度,稱為熔點范圍。石蠟的熔點范
-
-
十種根管沖洗與消毒液介紹及其臨床應用
前言:根管沖洗與消毒——根管清理 ,也稱之為化學預備(Chemical preparation, Chemical debridement)。根管預備的生物學目標是盡可能地控制根管系統(tǒng)的感染。然而,由于根管系統(tǒng)的無規(guī)律性,如根管間狹長間隙(narrow isthmi)和根尖三角區(qū)(apical deltas)等,單純器械預備不可能徹底清理研究表明, 機械預備時約有35~40%的根管表面沒有被觸及到(Peters et al. 2001),如果是橢圓形根管更糟,根尖區(qū)的管壁大約只有40%可以預
-
-
固定矯治器的優(yōu)點和缺點各有哪些?
固位矯治器的優(yōu)點如下。(1)固位良好,支抗充足。(2)能夠使大多數(shù)牙移動,整體移動、轉矩和扭轉等移動容易。(3)能控制矯治牙的移動方向。(4)能矯治較復雜的錯牙合畸形。(5)體積小、較舒適。(6)不影響發(fā)育和口語訓練。(7)臨床復診加力間隔時間長。(8)患者不能自行將矯治器摘下不戴,所以矯治力得以持續(xù)發(fā)揮。固定矯治器的缺點如下。(1)戴用固定矯治器需特別重視口腔衛(wèi)生保健,如不能特別注意,易引起齲齒、牙齦炎等。(2)固定矯治技術相對復雜,臨床上椅旁操作時間較長,因此只能由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來使用。(3)如力量過大,患者不能
-
-
頦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出現(xiàn)感覺異常
問題和討論來自外院的(左下第七顆牙)位置種植病例。術前X線片診斷嵴頂距下頜神經(jīng)管的距離充足。常規(guī)兩次手術的方法植入1顆種植體。術后第2天,右側頦神經(jīng)區(qū)域感覺異常來本院診療,曲面斷層和CBCT影像顯示,種植體的尖端接觸到了下頜神經(jīng)管(圖1、圖2)。圖1 植入后的曲面斷層影像。圖2 植入后的CBCT影像。處理方法立即用植入工具反轉取出種植體,同時開始給予恢復代謝藥、末梢神經(jīng)障礙治療藥物、類固醇類藥物治療及近紅外線照射物理療法。在此基礎上,從取出種植體1周開始,每周2次星狀神經(jīng)節(jié)阻斷治療,共20次。經(jīng)過3個月的藥物和物理
-
-
器械或種植體部件的誤吞
病因有些器械如螺絲刀或是種植體的部件,在口內戴入或取出時,有可能掉落患者口中。這些東西如果落到口腔后部,患者會無意中將其吞下。預防和處理良好的外科技術,包括在口腔內戴入一些小器械、螺絲、基臺或種植體時,使用喉部填塞物,是避免誤吞和誤吸的最好方法。在方向指示器上拴上牙線,可以在其移位時,或落到舌上或舌下時,輕而易舉地將其取回。應始終將牙線拴在螺絲刀上,以使其從手上滑落時能順利取回(圖10.41)。喉部填塞物或是喉鏡對于插管的患者也是有用的。圖10.41 圖示為采用牙線固定的螺絲刀,注意到圖中也使用了喉部填塞物,以防止
-
-
上頜竇內種植體周圍植骨生成的骨量出現(xiàn)吸收消失
問題和討論患者10年前,在外院于( 左上第六顆牙)區(qū)行上頜竇底提升術同期植入種植體,經(jīng)過10年上頜竇內生成骨完全吸收消失了(圖1)?;颊叽舜蝸碓菏且驗猷徰? 左上第五顆牙) 不能保存,希望行種植修復治療。圖1 術前牙片。由于上頜竇底黏膜提升植骨術而在上頜竇內生成的骨已完全消失。問題是若考慮在( 左上第五顆牙)區(qū)植入種植體,就必須進行上頜竇底提升術。因此,在( 左上第六顆牙) 區(qū)種植體周圍也有必要同時再次行上頜竇底提升術。治療計劃是拔除( 左上第五顆牙),保存( 左上第六顆牙) 區(qū)種植體,同時行上頜竇底提升術,然后同
-
-
瘺管
病因單冠、修復體或修復體部件需要用螺絲連接于種植體上,如果螺絲發(fā)生松動或折斷時,會出現(xiàn)瘺管(圖10.39)。瘺管的位置通常與發(fā)生機械問題的部位在同一個水平上。對于粘結固位的冠和修復體,當多余的粘結劑滯留在齦下時,也可發(fā)生瘺管(圖10.40a,b)。如果修復體邊緣位于齦下較深的位置,多余的粘結劑難以去盡,瘺管病變會更嚴重。圖10.39 右下頜種植體頰側瘺管。圖10.40 (a)粘結在種植體基臺上的中切牙冠周圍出現(xiàn)瘺管。(b)將冠取下,去除殘留在齦下的樹脂粘結劑。對兩階段式種植手術而言,如果種植體的封閉螺絲沒有擰緊,在
-
-
全口義齒工作模型要達到哪些要求?
(1)精確的組織解剖形態(tài):印模應獲得精確的義齒承托部位的組織解剖形態(tài),以保證義齒基托與支持組織密合,有良好的固位力,要使用正確的材料和方法,壓力要均勻,防止變形。(2)適度的伸展范圍:印模范圍的大小決定全口義齒基托大小。印模邊緣可適當伸展以擴大基托的接觸面。基托的接觸面積大,義齒的固位力就大。無牙頜的基托接觸面積大,所承受的咀嚼壓力越小。(3)周圍組織的功能形態(tài):在印模材料可塑期內進行肌肉功能整塑,讓患者唇、頰和舌做各種動作,塑造出印模的唇、頰、舌側邊緣。印模時防止空氣進入基托與無牙頜的組織面之間,達到良好的邊緣封
-
-
種植體接觸鄰牙牙根
問題和討論(右下第四顆牙)區(qū)植入種植體的病例。術前曲面斷層片顯示(圖1),在(右下第五顆牙) 已經(jīng)植入了種植體,雖然與鄰牙稍微有些接近,但仍有足夠的骨量,是一個簡單病例。隨后(右下第四顆牙)因為根折拔除,1個月后埋入種植體,在種植體埋入前,用顯微鏡觀察制備好的種植體窩洞,未見鄰牙牙根暴露。但植入后的曲面斷層顯示(圖2),種植體近中傾斜,能觀察到已經(jīng)與(右下第三顆牙) 根尖接近,術后1周拆線時,患者無主觀癥狀。術后10天,(右下第三顆牙)在咬合與叩診時,開始出現(xiàn)不適感。14天后,持續(xù)表現(xiàn)叩診、咬合的不適感。牙片顯示(
-
-
修復體造成的生物并發(fā)癥--牙齦炎癥和增生
牙齦炎癥和增生病因當種植覆蓋義齒的連接桿(圖10.36),或種植固定全口義齒的支架,太接近組織時,種植體周圍可出現(xiàn)牙齦炎癥和增生。當患者口腔衛(wèi)生不良時,任何類型的修復體都可見到這種情況。此外,松動和/或折斷的螺絲可引起大量細菌聚集,因而產生牙齦的炎癥反應(圖10.37a~e)。有文獻報道,軟組織的并發(fā)癥在上頜更為常見,這可能與上頜可用的垂直向空間減少有關。與其他的種植修復方式相比,牙齦炎癥和增生更常見于種植覆蓋義齒(19%的患者)和種植全口固定義齒(11%的患者)。 圖10.36 上頜種植覆蓋義齒的種植體